English

俄罗斯期待“圣彼得堡峰会”

2006-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我有话说

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像

今年初,俄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八国集团财长时表示,履行好八

国集团主席国的职责是2006年俄外交领域的优先任务。随着7月15日―17日八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日期的临近,俄社会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的气氛。

俄罗斯的漫漫“八国路”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又称“八国集团”,由美、英、法、德、意、加、日、俄等八个成员组成。同其他七国相比,俄罗斯的“八国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美元冲击”、“石油危机”等震荡世界的事件。为协调各自政策、重振西方经济,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1975年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加拿大应邀出席次年6月的第二次会议,正式形成“七国集团”。从1975年到1990年,前苏联没有想过、更无资格参加这个“富国俱乐部”的任何活动。

随着前苏联改革和公开性得到西方的逐步认可,总统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在七国集团“伦敦峰会”应邀商谈共同关心的“政治问题”,成为苏、俄历史上同七国集团有直接接触的首位最高领导人。然而,仅仅在一个月以后,莫斯科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由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伦敦之行”也就成了绝唱。

与戈氏相比,在亲西方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俄总统叶利钦似乎更受七国集团青睐。叶利钦不仅在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应邀同七国首脑举行会晤,而且还在1994年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正式形成“七加一”机制。1996年4月19日―20日,叶利钦邀请七国领导人来俄出席“核安全特别高峰会议”。1997年,应“丹佛峰会”东道主克林顿总统之邀,叶利钦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自此,“七加一”机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八国首脑会议”。当卸任后的叶利钦谈起对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时自豪地说:“内政上,我带领俄罗斯走上了民主之路;外交上,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一员。”不过,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并没有成为八国集团的平等成员,因其领导人从未参加过首轮关于经济问题的非正式会议,仍没有完整地参加所有峰会议程。

1999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的权杖落到了普京手中。次年7月21日,鲜为外界所知的普京飞赴日本冲绳,出席八国峰会。带着刚刚受到朝鲜热情接待的自信,普京在日本成了明星。西方媒体好评如潮,如“弗拉基米尔・普京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国际亮相。他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坚定和顽强,同时还有妥协的一面”,“他来的时候是一个新入伍者,而走的时候奇迹般地成为一个老兵”,“谜一般的普京先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了世界最强领导人组成的圈子”……

尽管如此,俄罗斯人最关心的机制问题没有任何改变,直到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当时,普京在全球领导人中第一个给遭受煎熬的布什总统打去慰问电话,并为美发动反恐战争打开了“中亚后院”的大门。

作为对俄善意的回馈,八国领导人在2002年“卡尔加里峰会”将2006年东道主资格赠予了俄罗斯。对此,普京认为“是个好兆头”,因为获得峰会的主办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八国集团的全部代表权。

不良少年都被“请”出圣彼得堡

目前,“圣彼得堡峰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进入尾声。之所以将此次峰会地址选在圣彼得堡,俄罗斯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有“北方之都”、“文化之都”之称。为显现俄西向决心,将“富国俱乐部”领袖悉数请到俄最欧化的城市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18世纪初期,彼得大帝为实现梦想,在涅瓦河口荒凉的三角洲上修建了新的国都,成为俄帝国“朝向西方的窗口”,向欧洲的启蒙运动敞开了大门,将俄罗斯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拉扯出来。自然,选址圣彼得堡也体现俄总统普京的个人意愿,因为这是他的故乡城市。

峰会地点选在了圣彼得堡近郊的康斯坦丁宫。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位于一个具有浓郁俄罗斯特色的庄园内,周围是大片草地和树木,面朝芬兰湾,背靠圣彼得堡通往夏宫的公路。这座前皇家宫殿正式更名为“代表大会宫”,曾成功举办过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等重大外事活动。俄八国峰会组委会官员向记者透露,与会的八国集团领导人将下榻康斯坦丁庄园的别墅区。届时,20座高级别墅除接待各国首脑下榻外,还将成为对话国领导人举行双边和多边会晤的场所。

位于康斯坦丁宫西北角的峰会新闻中心已经准备就绪。为满足来自世界各地1800名记者的采访需要,组委会还搭建了许多临时建筑,其中包括记者工作大厅、信息资料厅、广播电视转播厅、餐厅等相关设施。为保证外国代表团、新闻记者的行程不受耽搁,同时又尽量避免给当地居民活动带来不便,组委会开辟了一条“水上通道”,前往康斯坦丁宫的记者在海运码头接受安全检查,乘船前往康斯坦丁宫及其附近的新闻中心。

为不让恐怖分子有机可逞,俄政府组成了由联邦保卫局、联邦安全局、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舰队组成的统一安保总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统一部署,从15日零时到17日24时,禁止民航客机在圣彼得堡机场起降;代表团车队所经路线实行交通管制;芬兰湾和涅瓦河相关水域禁止无关船只进入。峰会组委会负责人别斯科夫透露,在康斯坦丁宫附近将设立“绿区”、“蓝区”、“红区”等三个安全区,当地居民凭“绿卡”进出,但必须同时出示身份证件;“蓝色特别通行证”仅限发给那些为峰会提供后勤保障的急救车司机、消防人员等;而“红卡”则只提供与会各国嘉宾及其随行人员。近年来,圣彼得堡成了受“光头党”之害的重灾区,为避免各国代表团成员在峰会期间遭袭,那些在警察局有“不良记录”的年轻人届时将被赶到市郊的“度假营地”。

“八国峰会”仿佛同反全球化组织是一对冤家,峰会开在哪里,反全球化组织就跟到哪里。尽管俄国内反全球化势力并不强大,但却不排除其他国家反全球化组织来俄制造事端。对此,俄一方面采取疏导措施,希望通过直接对话与沟通,将反全球化组织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到最低;另一方面,俄强力部门承诺,将采取果断措施制止骚乱。

普京如何舞动能源这柄“双刃剑”

同各种烦琐的事务性准备工作相比,普京总统则将思考重点放在峰会议题上,特别是俄罗斯人的“拳头产品”――能源。

八国集团“圣彼得峰会”的三大主题,即能源、教育和传染病。俄总统八国峰会事务全权代表舒瓦洛夫表示,俄政府决心借这次峰会向各国领袖阐述全新的“能源安全”概念,主张以供需国之间的长期合同来保障能源供需稳定,以供需国之间的能源资本交融实现能源“利益和谐”。在上月底召开的八国外长会议上,俄外长拉夫罗夫承诺俄罗斯今后仍将确保平衡地向消费国供应能源。

然而,俄的诸般承诺在俄乌“天然气战争”中受到了强烈质疑。对俄来说,那纯粹是一场仅关经济的天然气价格之争,同政治根本沾不上边。普京反问来自美欧的批评者,当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是千立方米230美元的时候,为什么要求俄为乌克兰提供千立方米50美元的优惠价?“既然有人支持我们的邻国,让他们为乌克兰补上差价好了!”

尽管乌克兰非欧盟成员国,但欧盟却也已感到了阵阵寒意。在俄切断对乌天然气供应期间,乌克兰采取的“还击措施”是私自截取俄输往欧洲的天然气,造成欧洲多国天然气供应不足。也许是意识形态作祟,或者是同情弱者的心理,欧洲舆论纷纷指责俄在搞“能源霸权”,而对乌的做法有些放任。同时,欧盟在能源多元化问题上努力凝聚共识,通过了保证欧盟能源安全的文件。为安抚受到惊吓的欧盟,普京在5月召开的俄欧“索契峰会”上说,即使在冷战最紧张时期,苏联都没有切断对欧洲的能源供应,“更何况民主的俄罗斯?”至于对付美国的办法,俄希望通过加深双方的能源合作拉住美国,使其无法动辄就对俄指手画脚。目前,美国的赛夫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及欧洲几家公司都进入了对俄巴伦支海什托克曼大型天然气田项目的最后角逐,俄最高层还在待价而沽。八国峰会期间,俄美欧三方领导将就该能源项目进行磋商。对俄而言,允许美欧能源企业进入的条件是,西方也应当让俄拥有获得其公用事业、油气企业及其他基础设施股权的权利。

不过,此间能源专家认为,俄同西方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问题上竞争要远多于合作。不顾俄坚决反对,欧美坚持上马被称为政治管道的“巴库―杰伊汉线”,由于缺少油源而至今无法满负荷运营。如此,就形成了俄同西方争夺哈萨克斯坦油源的局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乌“天然气之争”后,欧美对铺设绕过俄罗斯的“跨里海海底天然气管道”又重新燃起了兴趣,并积极游说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参与进来。很明显,如果两国因怕得罪俄而不同意通过“跨里海海底管道”来出口天然气的话,则欧美的计划无疑会泡汤。俄罗斯也深解其中要害,以提价方式来安抚天然气储量丰富的中亚国家。

目前,就连那些普京政策的最坚定拥护者也怀疑,俄当初选择能源这柄“双刃剑”议题是否明智。不久前,欧美在“维也纳峰会”上达成加强战略能源对话与合作的共识,提出以市场为基础的能源安全政策。显然,这不乏在八国“圣彼得堡峰会”前协调立场、共同对付俄罗斯的意味。

普京以“斗争加妥协”跨过门槛

其实,俄最担心的并不完全是西方七国在能源问题向其发难,而最难堪的局面是“圣彼得堡峰会”成为攻击俄内政的论坛。

上月25日,英国智库“国际政治中心”发表的《俄罗斯和八国集团:峰会记录》报告认为,俄没有达到八国集团的“民主标准”,由俄担任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国可能会毁了该机制的信誉。该报告作者巴恩斯说:“普京有系统地破坏了俄罗斯民主,这使八国集团受到了嘲笑。”联想美国副总统切尼5月4日在立陶宛所发表的“后冷战宣言”,可以看到西方越来越不喜欢普京倡导的“外交政策独立性”。在有关俄八国集团成员资格问题上,美国两位保守派参议员麦肯恩和利伯曼先是呼吁将俄罗斯“开除出八国集团”,接下来又要求布什不要参加“圣彼得堡峰会”,以迫使普京改变立场。与此同时,美、英等国媒体也加入到了这个“反俄大合唱”中来。英国《卫报》公开质疑:“在这个世界上最排外的政治俱乐部里,俄罗斯是否能配得上主席国这个称呼?”美国《华盛顿邮报》则发表题为《俄罗斯没有民主,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呼吁西方不要让俄在八国集团峰会上轻易过关。

为表达对政府的不满,俄反对派组织计划在本月11―12日举行《另一个俄罗斯》论坛。据报道,该论坛将对俄现行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政策等各个方面评头论足,给“圣彼得堡峰会”上的反俄论调提供策应。

此间观察家认为,攻击俄“民主倒退”的国家是美、英两国。对此从普京总统上月27日在使节会议上的讲话可见一斑。在论述俄外交优先方向时,普京像以前一样将欧盟放在了独联体之后的第二位,“我们将同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展可靠的伙伴关系”。在这里,只字不提英国。

俄罗斯认为,对付英国以“漠视”的态度就足够了,而在“圣彼得堡峰会”前如何同美国打交道却颇费思量。普京的考虑是,在峰会前与美国进行直接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降低反俄情绪对峰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于是这才有了在峰会以前举行俄美峰会的提议。在美国看来,俄罗斯是美国在反恐、防止核扩散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伊核问题”也需俄方的配合。正因如此,俄美都不希望把两国关系搞僵,而是竭力寻找“以让步换让步”的平衡点。俄不希望“民主问题”、南奥塞梯问题、阿布哈兹问题、德涅斯特右岸问题以及白俄罗斯问题等成为峰会期间遭攻击的“靶子”,而美则想看到俄在“伊核问题”、美国跨国公司竞标俄气田等能源项目上作出让步。

尽管俄罗斯这个八国峰会东道主比谁当得都艰难,但只要迈过这个门槛,她就成为与其他七国平起平坐的成员国。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在非原则问题上也不排除妥协、让步的可能性,“让西方诚恳、善意地提醒一下民主问题也无伤大局,毕竟七国领袖需回国向本国人民交代,更何况布什总统今年底还面临国会中期选举的难题”。

八国集团领导人下榻的别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