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7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2006年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会议提出,要立足创新,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努力为
建设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贡献。以下汇集了部分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关于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发言。
面向主战场,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新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十五”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脱颖而出、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经费显著增长。
一、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大有可为
近年来,学校主要在如下方面发挥了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1、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挥“思想库”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19位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8位教授为中央政治局、人大常委会作专题讲座11次,共承担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5项,通过竞标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学校递交并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上百份,其中有的受到国家领导人或有关部门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做重要批示。我校自办的政策咨询性内刊《问题与思路》自2002年至今已印发59期,其中不少政策建议受到有关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校教师共承担国家各部委委托研究课题317项,不少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有关政策和制度安排。
2、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十五”期间,我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共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服务项目1948项,获得科研经费1.6亿元。
2000年10月,应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委托,我校组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该中心先后承担有关科研项目23项,撰写出版7部专著、发表100多篇论文,举办了多次国际论坛,与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专家广泛合作,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奥运宣传、培训活动,获得各类经费支持1300余万元,成为北京奥组委得力的智力支持机构,赢得市委书记刘淇等北京市领导以及国际奥委会、北京市奥组委的高度评价。
二、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引导与管理
为鼓励教师对社会进行智力服务的热情,并使之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大的价值,学校加强了引导和管理工作。
1、明确思路,加强引导
近年来我校大力倡导服务社会的科研方向和理念。2002年明确提出科研工作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2003年提出“积极承担横向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4年倡导教师在科研中树立“问题意识、社会眼光”;2005年提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提升服务社会和成果转化能力”,鼓励教师们在科研成果转化途径、方式和效益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这些思路已经成为我校明确的学术导向。
2、调整职能,加强组织
为拓展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和能力,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有意识地从单纯服务型向参与型转变,积极开展大型项目的策划、培育和组织协调工作。对外综合推介学校研究实力,策划和争取研究课题;对内调集各学科力量组织课题组,协调各方面关系等。
3、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提高社会服务效果
一是组织专题学术沙龙,孕育跨学科社会服务研究项目。通过多次尝试,学校逐步摸索出了“捕捉问题-学术沙龙-预研-申请立项”的四段式组织方法,获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我校社会与人口学院连续两年主办的跨学科“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为全国“两会”酝酿了若干重要提案,受到与会代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二是组织跨学科教授考察团。为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校计划自2005年起的3年内,组织30个教授考察团赴全国各地进行教学与科研考察,每一个考察团均由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目前,已有9路考察团成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和综合会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
三是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近年来,我校通过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以综合领域集结队伍等方式建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等多个有特色、有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磨合,这些机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效应日益明显,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回顾“十五”,通过科研为社会服务,学校拓宽了科研资金渠道,锻炼了研究队伍,推动了跨学科协作,扩展了研究领域,增强了科研整体实力。未来五年,人民大学将继续探索将应用研究、咨询服务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科研新模式、新机制,为国家建设、学术繁荣做出新贡献。
实施高端引领战略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
繁荣学术,学者为本。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强国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决策,提出并实施“高端引领”、“优势集成”、“国际对话”、“智库锻造”、“源头创新”等五大发展战略。在“五大战略”中,我们以“高端引领战略”为首要的战略、根本的战略。这里所讲的“高端引领战略”是指:培育、吸引、凝聚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养深厚、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卓越学术引导才能的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科学家;造就一批具有深厚学术底蕴、深遂学术眼光、深广学术气度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努力使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站在高端位置、处于前沿地带、引领发展方向。近年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与“高端引领战略”的实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把握重点,分层推进,形成学术人才高地
在实施“高端引领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握重点,分层推进,以重点建设促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队伍整体建设的全面推进,逐步形成学术人才高地。
实施“高端引领战略”的重要层面是推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即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遴选。200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我们参照院士遴选的办法,通过严格的程序,韩德培教授等7位学养深厚、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被授予“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称号。资深教授在建设学科、培养人才、引领学术和学术风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除了资深教授遴选之外,“高端引领战略”的实施还包括“珞珈特聘学者”队伍建设、“学术新锐”培养计划等多个层面,着眼未来发展,汇聚学术中坚。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我们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放眼世界,广揽英才。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们高兴地看到,一支富有实力和活力的学术队伍,正将美丽的珞珈山再造成为令人瞩目的学术高地。
二、建设基地,构筑平台,培育高端学术团队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队伍建设,要从个体切入,更要推动团队生成;要把握重点,更要着眼整体。要通过建设,努力形成既有高端人才、又有高端团队;既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又发挥高端团队的引领作用的良好局面。在这方面,我们坚持依托平台建设团队、依托机构建设团队、依托项目建设团队,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我们利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等平台,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国际法学领域高端学术团队。这个团队中产生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和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产生了国际体育仲裁院惟一一位亚洲籍仲裁员、中国首位“让・莫内欧盟法讲座教授”和我国首批WTO专家组指示名单成员。目前,我校利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构成的立体化科研组织体系,构筑了汇聚优秀人才和孕育高端团队的大平台,初步形成了一批站在高端位置、处于前沿地带、引领发展方向的创新团队。
三、学者为本,质量为先,为高端引领营造环境
我校高度重视“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学生”建设的整体推进,重视强化“繁荣学术,学者为本”、“科学研究,质量为先”的思想观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倡行学术规范,弘扬优良学风,改进学术评价,创新管理体制,为实施高端引领战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如,在学术评价方面,我们放宽考核年限,规范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程序,强化质量导向,努力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科研环境。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的《故训汇纂》就是我校一批学者积十八年之功完成的一部学术巨著。没有良好的学风、宽松的环境、有力的保障和坚定的信念,不可能产出这样的学术精品,也不可能真正发挥高端引领的作用。
对于高等学校来讲,悠悠万事,学者为大。尊重学者的劳动,尊重学者的创造,尊重学者的知识、人格、人品,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学术队伍的造就,事关重大,同时也任务艰巨。对于地处中部、区位优势还没有形成和充分体现出来的武汉大学来讲,这一工作的艰巨性更大。但是,这种艰巨性,并没有阻挡我们建设和发展的信心与步伐。武汉大学将努力为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清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
近年来,清华大学把文科纳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之中,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格局发展文科。目前,我校共建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文科院系;文科学生和教师人数分别占全校的1/4左右;文科科研实力稳步上升,文科科研经费在2005年度达到8700多万元,“十五”期间累计超过2.6亿元。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自身内在需要,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校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文科的发展规律办事,紧密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要求和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着力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方向
抓方向,就是要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我校明确提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向要对,水平要高”的基本要求。“方向要对”就是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但在事关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要做到“科学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院理念,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专业必修课,由《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同志担任主讲教师,讲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时代精神与理论内涵。今年,学院还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新基地”的申请,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了“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服务”的学院使命,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干部在职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二、抓基础
我校文、史、哲、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相对薄弱。学校从实际出发,按照文科的发展规律办事,采取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机制,扶助、支持文科的发展。例如:设立文科振兴基金对文史哲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予以稳定资助;采用选优机制对重大成果予以后期支持;采用奖励机制对优秀成果予以激励;采用补偿机制对科研项目予以配套扶持。
高质量的师资是高水平文科的基础。我们努力按照“思想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实践中,我们把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作为突破口来抓。学校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高尚的学术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师德修养,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我校美术学院从学科特点出发,组织教师讨论艺术家与人民教师的不同标准,从而明确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三、抓主流
我校在发展中,努力处理好“特色”与“主流”的关系,力求我校文科有特色、上水平,又能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主流研究。近年来,我校通过“985工程”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了艾滋病疫情预测、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危机管理、城市发展与治理等10个左右的研究方向,产生了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有较大影响和价值的应用成果。例如我校国情研究中心创办的《国情报告》已成为影响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领导人批件61个,批示89次,其中副总理以上领导批示50多次,7篇报告被中央政治局常委做了重要批示。
我们还将“入主流”的理念引入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大了对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学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去建功立业。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从1998年起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中国农村社会调查,历时7年,跨越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年用学生调查报告编辑出版的《中国农民故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今年寒假期间,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假期进行了实践调研并撰写了《乡村八记》;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看到他的文章后作出批示,高度肯定了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开创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局面!
铸传世精品重服务社会塑学术品牌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
“十五”期间,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顶天立地”战略,即基础研究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产出一批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应用研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基础研究树立精品意识,力争产出一批具有较强显示度的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深度,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在鼓励个人自由探索的同时,依托学科优势,通过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确立了“出精品、创一流”的指导思想,抓了一批有显示度的重大研究成果。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出版了《全清词》(顺康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册府元龟》等。南京大学编辑的28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经过6年努力顺利出版。“史料集”的出版,不仅为学术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也是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的铁的罪证,有力地批驳了日本右翼的种种谬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由南京大学匡亚明老校长组织发起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的编撰工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将于今年9月完成。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通过多种形式对《丛书》的编撰出版事业表示关心,勉励《丛书》向精品工程努力。
此外,“十五”期间,南京大学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南京大学学者完成的《中华民国史》、《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新编美国文学史》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这些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孵化和催生出了一批科研平台和新的学术品牌,孕育了一批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了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学术团队。
二、应用研究树立服务意识,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以服务江苏为中心,以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研究方向,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积极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制定各类战略规划,积极探索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为江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以江苏发展为主题,重点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有关的社会问题,已成功举办21次,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三任省委书记每次都亲临“论坛”,并认为论坛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思想库”。我们围绕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为政府制定全局性的战略规划提供前瞻性的咨询。如承担了长三角一体化与苏南竞争力、跨国并购与江苏制造业基地建设、江苏重大社会风险预警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课题。特别是南京大学承接了江苏省委“全面小康”重大研究课题,对苏南特别是昆山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作了科学概括,总结了“新苏南模式”,为江苏省委的科学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大学还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各类战略规划,承担了长三角“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江苏“十一五”前期规划研究等对长三角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课题。
南京大学还为江苏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担任“明孝陵申遗工作小组”组长单位,为南京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成功策划了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向海内外宾朋展示南京的城市特色和风采,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南京大学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导和咨询服务,并与企业联合建立科研、生产、教学三位一体的新型科研组织。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产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我们的体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服务于国家目标;必须整合资源,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抓标志性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必须抓好研究基地建设,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平台。
整合学科点建设学科群服务新北京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
今天教育部在北京召开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会议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为主题,我们感到十分振奋。现在,我就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北京高校学科群建设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下简要汇报。
一、北京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情况以及学科群建设目的
北京高校聚集,具有人才荟萃、学科齐全、学术积淀深厚的特点和优势。北京高校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1万余人,科研经费近7亿元。2005年,北京高校共承担课题1万余项,出版专著近5000部,发表论文2万余篇。北京高校共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级学科博士点67个,博士点7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2个,硕士点34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4个。北京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的积累为学科群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005年初,市教委在总结以往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单个学科服务领域较窄,不能有效地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进行对接等问题,提出在北京高校中建立学科群的构想。学科群的建设有四点考虑:一是引导中央在京高校为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贡献;二是促进中央在京高校与市属市管高校的联合与合作;三是密切北京高校与北京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结合;四是推动北京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改革。
二、学科群建设的论证程序以及建设内容
学科群建设的论证程序是:首先由市教委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工业促进局等单位进行宏观论证,主要决定学科群建设方案,提出学科群建设方向和依托高校。其次组织相关高校进行具体论证,主要决定每个学科群的建设内容与建设目标,并提出学科群建设任务书。第三组织专家论证,主要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第四由市教委正式立项,投入建设资金进行建设。市教委对学科群的建设实施项目管理,建设周期为三年,每年对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群投入300万元,人文社科方面的学科群投入150万元进行支持。
市教委立项建设的有首都教育、首都经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都市农业、新医药、临床医学、艺术文化等10大学科群,10大学科群中均含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内容,其中首都教育、首都经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艺术文化学科群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进行建设。首都教育学科群主要由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门类的相关学科联合组建。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为合作单位,北京大学闵维方书记和首都师范大学许祥源校长分别为项目负责人。首都经济学科群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等门类的相关学科联合组建。中国人民大学为牵头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合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为项目负责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学科群主要由文学、工学、历史学等门类的相关学科联合组建。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合作单位,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为项目负责人。艺术文化学科群主要由文学、哲学、工学等门类的相关学科联合组建。北京电影学院为牵头单位,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为合作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张会军院长为项目负责人。
学科群建设打破二级学科界限、打破高校间的界限,以项目为引导,整合了北京地区高校资源,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搭起了高校间、学科间的建设平台,架起了高校为北京服务的桥梁,也为学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首都教育学科群,对首都教育的发展规划、建设学习型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的研究,首都城市规划与管理学科群对大?栏、什刹海地区的保护与改造的研究,首都经济学科群对首都财经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创新型城市的研究,艺术文化学科群对影视、动漫、文艺演出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等都取得了具有显示度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北京市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学科群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的建设任务还很重,北京市教委一定要充分发挥北京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智力优势,为繁荣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