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某市一个贫困区的“阔”办公楼,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们无从知道此建筑从设计到落成是否有争论,是否有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建筑一定体现了甲方的意愿,一定符合甲方的审美情趣,可以说,这栋成为地
“甲方艺术”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建筑、规划、园林、服装、家具、广告、出版等设计领域,甲方是出资方,手中有钱、财大气粗,常常对艺术家和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指手画脚,有的甚至还要求大刀阔斧地修改设计。这样呈现出来的产品不再是设计师的作品,而是体现了甲方品位和审美的“甲方艺术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欣赏到这类“甲方艺术”:一个山城,规划师认为依山就势的曲折路是最经济、最美、最体现特色的,但甲方官员们认为笔直的宽马路最好、最气派,于是在甲方艺术观的指导下,开山、挖土、填坑,硬是用钱铺出一条大马路,结果却是工程费用高,山城的特色荡然无存。宽马路、大广场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宜人的,却是最能体现甲方官员们政绩的“形象工程”,因而也就成为甲方追求的“艺术”,受到各城市的竞相追捧。在建筑领域,房地产商的“甲方艺术”更让建筑师们叫苦不迭:甲方说“时间就是金钱”,首先要求建筑师以最快的速度出作品;时间紧迫,容不得建筑师有太多的精雕细琢和创作,交差的往往是“急就章”式的设计。就是这样的作品还得经过“甲方艺术”的审视,有时作品会被改得面目全非,设计师的艺术审美和设计理念所剩无几,色彩屈从于流行的渲染,环境受制于居住密度的限制,艺术在商业利益中扭曲,出现千楼一面、千城一面的图画。甲方不懂艺术却干预设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设计的作品无不打上世俗的烙印,迎合了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难怪现在的办公桌椅都设计成宽宽大大的老板桌、老板椅:“甲方艺术”和市场反应互动起来,互为误导,设计师的话语权削弱,对市场的影响力旁落,老板桌成为办公家具的主流和时尚。
更为严重的是,设计师创作的作品得不到认可、设计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作出几次无谓的抗争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于经济压力,除了少数几位有名的设计大师能够有风骨和实力对甲方说“不”,大多数设计师只能委屈求全地去迎合甲方的要求。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的设计师丧失了主动性和独立思考,成为甲方的代言人,作品中的艺术品位越来越低,社会整体的审美鉴赏能力越来越弱。
当前,加强全社会的艺术审美教育迫在眉睫。要让甲方多接受真艺术熏陶,少些外行干预,少些商业误导,多些专业尊重。要提升群众审美能力,让“甲方艺术”置于大众的监督与评判中,这不仅是设计师们的呼声,更是全社会维护真与美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