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农民对信息网络有迫切需求 ●信息化是现代化农业的突破口 ●互联网带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学生进村有助于信息化普及 |
互联网能为农民做些什么?农民对信息化有多大需求?谁来教会农民掌握信息网络知识?本刊近日邀请山西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申长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山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步文、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建银就此进行了探讨。 |
申长平陈禹高步文刘建银
农民对信息化有迫切需求
主持人:我们一提信息化,总感觉离农民很远,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很迫切吗?
高步文:很迫切。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是去年我们在山西省搞“村村通电话工程”,在忻州市静乐县一个没有通信信号的地方,我们临时停车问农民需要什么?一位农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说:“就盼手机有个信号。”第二件事是在应县龙泉村,我们看到村党支部书记刘建银带头从事网上贸易,把胡萝卜卖到了国外。一项有用的技术,遇到会使用的人,自然就发扬光大。现代农业要求产品打破地域,互联网自然就被农民所需要。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是许许多多农民正在渴望实践的课题。
刘建银:2002年初,我刚当上龙泉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我们村的土地70%-80%都在种粮,农民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元钱,而且一直没有调产,因为没有致富的门路和信息。我当时从网络上查找问题和答案,找专家咨询,后来发现村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种胡萝卜,而且从网上知道全世界对胡萝卜的消费每年都在增长30%以上,所以下决心调产。现在,全村有5000亩地在种植胡萝卜,还建了两个大的冷冻厂。我们讲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应该是品牌农业、数字农业、高效农业,其中信息化是核心。因此对信息网络的追求是我们当代农民一个非常迫切的愿望。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渠道。
主持人:你们利用互联网能做什么?
刘建银:上网可以找到致富的信息,此外,在网上可以宣自己的产品、品牌。第三,可以在网上做生意,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信息带来的方便、快捷。可以说,不是网络喜欢农民,而是农民喜欢网络。
陈禹:农民只要把聪明才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生产力,就可以把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龙泉村通过互联网,找到信息,村子就致富了。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突破口
主持人: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什么促进作用?
申长平:我想有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能够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单个商品的生产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充分的信息,有可能盲目生产。通过农业信息网,可以快速、正确地为政府传递调整宏观调控的必要信息,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的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微观市场指导,并在用户当中进行传递,是农民与市场,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可以帮助农民正确决策。第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需要农业信息网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农民掌握这些技术。
主持人:发展现代农业,突破口在哪?
高步文:我认为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我相信互联网将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农村实行承包制以后是以农户为主体的经济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小农户不具备谈判的能力,所以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弱势。如果我们通过互联网把农户联系起来,最终会使现在农村这种社会结构或者这种组织形式发生大的变化。
主持人:信息技术还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申长平:发展中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步骤,到2020年城镇化达到50%,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让农民使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运用,带动农村中小城市的发展,而且会为第二、三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创造基本的条件。信息技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拓宽了文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高步文: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讲,农民只有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信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才会最终消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教农民使用网络
主持人:掌握信息网络知识,靠农民自己能够做到吗?
刘建银:挺难的。2004年,我们买了一个域名,没有人教,我自己摸索建起了村里的网站。说真的,很多技术到现在我也不会,现在,村里建起了网络文化站,有十几台电脑,村里的小青年都盼着能有人教一教。
高步文:我们和山西农业大学联合主办了“大学生进万村科技信息化工程”,已经选派6000名大学生到山西省近3万个村,要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使用电脑和网络,还要为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网页,让互联网服务于农民。
刘建银:这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陈禹:让大学生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学电脑、建网站,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条捷径,更是对学生们的一种锻炼,让学生们通过实践理解正在进行的这场社会大变革。我们还要注意,农村信息化不是一时的工作,要把它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
高步文:“大学生进万村科技信息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相信,它将在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上网、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建设农村信贷物流、促进山西农村网络教育和农村远程医疗和防疫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摄影:赵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