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光明讲坛》说:“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找不到自我的历史和文化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沉甸甸、深厚的城市生命,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这是对当前某些地方的所谓“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出的感慨,实际上也适合于某些
山西阳泉市一位退休同志
读了冯骥才先生在《光明日报》的精彩讲演――“文化遗产日的意义”,感受很深。据我理解,冯先生是一个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理解十分深刻的人。他作为一个文化人,表现了极高的文化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正是因为有如冯先生这么一批文化人的共同努力,国家已经确立了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用法律形式来号召全体人民自觉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从冯先生的阐述中,我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看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迫切性;看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性、艰巨性。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的事,更与我们每个人有着直接关系。只要人人都投入到保护工作中去,一方面就有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就大大提高了文化自觉性,增强了责任心。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极大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我阅读《光明日报》已有20多年了,“讲坛”栏目是今年的一大亮点。对于我们来说,通过阅读,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学问,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
陕西省宝鸡市科协杨青峰
今天在《光明日报》6、7版看到冯骥才先生的讲稿《文化遗产日的意义》,非常激动,也很受启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强大的物质作为保障,它的精神却是需要非物质文化来支撑,并促进民族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进程。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是没有个性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它可以是强大的,但是不一定是美的和优雅的民族。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那天,我在看央视专题节目“中国记忆”时,就被“新疆十二木卡姆”的音乐感动得留下了眼泪。感谢光明讲坛给了我们文化工作者一份“非物质”力量的支持,这就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
河北省沧县县委宣传部吕宏友
文化遗产,华夏之血脉,中华之根基。现在,中国终于有了“文化遗产日”,可喜可贺!但是,仅仅有一个文化遗产日还远远不够!现如今,在神州大地上,谁人能说得清又有多少个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式微直至消失?文化遗产能否留存,关键要看全民的有无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重中之重的则是要有更多的像冯先生那样的有心人与热心人。
安徽铜陵有色机厂张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