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良在上海莫干山路“55画廊”展出的作品图片来源:雅昌艺术
7月14日,一个未能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大学生作品展在上海莫干山路“55画廊”落幕,
12名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被判不及格,是学生的学术水准不够,还是老师的评判标准有分歧,或者是毕业论文的评判标准与规则未能统一,更甚至是其他原因?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评定有规范的程序和制度,以保证严肃、认真、公平。校方得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2名学生毕业论文不及格情况后相当重视,教务处提前介入了对这些毕业论文的检查,并且根据规定组织不及格学生修改论文并重新答辩。目前,这12名学生中有9人的毕业论文已经及格。
看来,纠缠事件的过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倒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规范与创新
在一家网站的论坛中,一位署名为郭圣良的学生发了一篇帖子,名为:“震惊!12名本科生拒绝假权威、假论文,惨遭全班集体不及格!”文中说,这个班级曾举办全班画展、参加上海青年美展全部入围。“学生中不乏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考入研究生者,半数人的作品都入围全国性青年美术大展……”
也就是这个帖子引来了最初的惊异:这样一个班毕业论文都不合格?据悉,美术学院学位委员会认为:这些毕业论文只能算个人小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不具备应有的观点和学术性,格式上存在问题,需要重写;而论文的指导老师刘大鸿教授则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论文不一定非有固定模式,哪怕是写一首诗也可以,只要不是泛泛空论。他给这些论文的成绩是“中”以上,其中有的为“优”。
于是,分歧的焦点似乎集中到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规范要求并不是扼杀创造性,改革创新不是不要学术性。比如说,建筑可以追求不同的风格,但不能违背科学的规范,法国戴高乐机场事故的发生,就是片面追求风格而不尊重科学所致。
从网上,可以看到郭圣良(不及格者之一)的论文初稿,论文题目是《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第一部分是“老师让我讲讲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刚进大学,跟袁子冲和刘唯坚混,后来和陆春生。袁子冲是这样的,就是讲写实,但也没画,所以在学习上也没交流。刘唯坚是这样的,他说你认识一批人,我认识一些人,到时候交流一下,就认识很多人了,就可以成功了。陆春生是这样的,他没念过大学,但他家有很多书,而且也很谦虚好学,很努力,这几年他终于打出了名号来了,后来没空,就没去找他了。
下面几段,分别是“老师让我讲讲我们班的人”、“老师让我写写教过我们的一些老师”,提到的人包括同学、老师、女友等身边的人,最后一部分则是“大学各年级的学习情况”,包括艺术史等理论和绘画的实际感受等。
有网民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如果俺是评委,这样的论文俺会毙的。”记者采访上海高校的几位教授时,他们也都表示:这样的毕业论文会给“不及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章涛甫说:“创新是思想的创新,角度的创新,观点的创新,而不是从形式上彻底地颠覆。我自己要求学生尽量写出自己的东西,反对人云亦云,严禁抄袭,但是创新还是要有一个底线,它必须是论文(比如具有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而不是个人小结。”
思考二:真实与禁忌
这几年,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是文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一直颇受关注。有言论尖锐地指出:毕业论文出炉方式五花八门,其精髓是综合应用了复制、粘贴手段,大量拼凑、抄袭而成。
在百度打出“毕业论文”的主题词搜索一下,很容易找到“枪手”,诸如“某某网――让您的论文一次性通过”之类,从论文资料价格、付款方式,到论文水平的承诺等等,服务可谓细致周到。
在所有高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中,都可以找到对抄袭现象的惩处条目,有些甚至相当严厉。例如,2005年底,北京大学出台的《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规定下列学生将被开除学籍:本科生论文中存在抄袭事实,且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50%者;已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30%者;被使用的他人观点构成该学术违纪作品的全部、核心或主要观点者;由他人替自己撰写论文和替他人撰写论文者。
但是,抄袭仍然成为一些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手段,并且往往可以蒙混过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这12名学生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导老师给他们确定论文选题的要求是“全都以四年的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倾向于个人的总结。学生们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就像郭圣良那样。可是,真实了为什么还不及格呢?其实,“不及格”并不是给“真实”的成绩打分,而是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的判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小张已经迈过了本科毕业论文这个门槛,她说:通过实践总结出的观点更真实、更有价值,这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关键词“观点”,而不是“总结”。大学时代发生过很多事,认识了很多人,但应该选取跟“学术”相关的。
据悉,刘大鸿教授对油画专业2002级12名学生实行了教学改革,一切教育活动以创作为中心展开。比如,他把学生带到“新天地”,要求每人以新天地为主题做一次创作,后来这些作品不仅展出,还出版了画册,有的甚至被开发成产品。上海师范大学对刘教授的教学改革表示了赞同。校方认为,这种改革并不妨碍学生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反而应该有利于写出独具见地的优秀论文,而学校对这样的论文不仅欢迎而且是鼓励的。记者在《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若干规定》中看到了这样的表述:“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勇于提出独立见解的,应受到鼓励,即使与教师意见不一致,只要言之有理,也应当给予肯定。”
思考三:过程与目的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
在教育部对全国大学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考核指标。
那么,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若干规定》的总则中阐述说: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学生在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张睿曾经向一位记者谈到毕业论文的三大好处:其一,借论文的实践机会提早进入学校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磨合期;其二,可以将自己的职业和学业关联起来;其三,了解如何进行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论文的写作其实大多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我们今后工作中的业务、专业,无论和现在的论文有多大的关系,至少其工作步骤、模式、论文写作的格式等是一样的,所以能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完成一点东西不是更加好吗?”
但是,也有人基于种种理由,建议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丹青的观点是,让艺术系的学生写论文,本身就是“胡闹”,是外行考察内行的办法。
介于两种对立观点之间的说法则是:本科生毕业论文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校定位、专业特点加以区分。
就在7月14日,郭圣良的个人画展在上海莫干山路“55画廊”落幕了,而此时,他还没有同意修改不及格的毕业论文……
链接
■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要意义。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各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风建设工作,保证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投入,等等。(辑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