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给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近年来,重庆市对“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了有益探索,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
记者: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何事忠:今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重庆视察调研时指出:“宣传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注意讲两句话,一句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句是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十分正确,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作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三贴近”原则的重要体现。
认真落实这一要求,有利于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调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体现了党的原则要求;“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强调重心下移,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体现了基层和群众的意愿,是宣传思想工作指导方针的新发展,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保证。
记者:宣传思想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何事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要热爱群众。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系,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追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养成服务的习惯,带着真挚的感情服务,带着责任服务,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二要为了群众。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群众标准,用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来检验工作的成效,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要尊重群众。宣传思想工作者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来自于人民群众,生活在群众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记者:宣传思想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如何做到“三贴近”?
何事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宣传思想工作各个方面都要落实“三贴近”,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要深入了解基层群众。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亲身体验基层甘苦,倾听群众意愿,弄清基层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找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突破口。
二要大力宣传基层群众。基层群众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最关心,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最关注,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最有兴趣。要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把版面更多地让给群众,多宣传基层和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境界。
三要切实服务基层群众。通过组织编写通俗理论读物、面向群众办好“理论精品超市”、深入基层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理论宣讲等,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虚功实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视进万家、万村书库、乡村文化站(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城乡文化互动”等惠民工程,让群众既受教育,又得实惠。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降低文化消费的门槛,多生产他们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他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建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设施,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记者:基层和群众最重实际、厌恶空谈。宣传思想工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何事忠:宣传思想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键在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对群众的深情厚谊转化为脚踏实地抓服务的工作作风。
要切实改进文风,多用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真实可信,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理论工作要切实加强热点引导,用通俗的语言阐释科学理论、回答干部群众关注的问题,着力推动理论走向人民大众,努力在解决“群众相信”上取得明显成效。
舆论引导要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说教训导;多一些鲜活实例,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改进创新,少一些程式套路,努力在解决“群众喜爱”上取得明显成效。
文艺工作要坚持“高雅”与“大众”相协调、“叫好”与“叫座”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互动,努力在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上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努力在促进和谐、提高素质、推动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宣传思想工作应当如何改进创新,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何事忠:坚持开拓创新,提高工作本领,是宣传思想工作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证。一要坚持群众路线。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把群众作为最好的老师,善于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中,探索新办法、增长新本领。
二要开阔工作视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不断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导向要求上,注重区分层次、照顾多数、鞭策后进,团结包括广大基层群众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一起向上、共同前进;在覆盖范围上,注重把工作向新的社会群体、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困难群体拓展;在工作手段上,注重发挥社区和群团组织、行业组织的作用,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行政管理之中,推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在具体方法上,紧跟时代步伐,善于运用现代技术,使宣传文化工作与时俱进、生动鲜活、入情入理、情理交融,让群众有兴趣、看得懂、听得进,更具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三要关心基层干部。重视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在政治上信任重用他们,在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在业务上培训指导他们,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为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记者:宣传思想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是一项长期任务,如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何事忠:建立保障工作持续推动的体制机制,不因领导的变更改变“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指导方针,不因领导的好恶改变“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项目,一年接一年、一届接一届,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一是建立沟通认同的机制。宣传思想战线要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基层和群众的“最盼、最需、最急、最烦、最怨”,寻求共鸣点,形成认同感,从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推进宣传思想工作。
二是建立崇尚实干的机制。建立健全为基层和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制度,既快又好地为基层和群众提供环境和条件,提供平台和舞台,提供辅导和指导,提供信息和支持,提供规则和规范,提供评价和激励,每年办几件有作用、有影响的好事、实事,让基层和群众“得其利、解其难、维其权、有其乐、受其教。”
三是建立群众参与的机制。抓住群众最关心、最担心、最操心、最热心的问题开展工作,精心策划实施一些开放性宣传文化活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寓教于乐,以文化人。
四是建立工作互动的机制。按照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要求,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上一级宣传部门与下一级宣传部门一道,共同策划组织一些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做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宣传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培训制度,提高他们做好基层工作、直接服务群众的本领。每年要对“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进行现场交流、专题研讨、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转化为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行动。
五是建立领导带头的机制。宣传思想战线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贯穿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在推进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中,既要一马当先,又要一抓到底,更要一尘不染,进而带领整个宣传思想战线用深厚感情去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记者:请您概括性地谈一谈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何事忠: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自觉运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指导宣传思想工作,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在坚持“六性”上狠下功夫,即在对群众感情上坚持贴近性、在工作内容上坚持针对性、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灵活性、在工作途径上坚持多样性、在工作作风上坚持务实性、在工作机制上坚持持续性。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谐文化建设步伐,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