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夯实基础构造人才高地

2006-07-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强建周 潘瑾 程霞 我有话说

师资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从稳定、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入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提供最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了可资借鉴的师资队伍建设“西部模式”。

“十五”期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立足西部,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结构,以“稳定为基础、引进促竞争、提高是目的”为指导思想,通过强化政策导向、完善激励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做好服务保障,按照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走特色人才队伍建设之路,强调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重视后备梯队和中青年骨干群体建设,强化高水平师资力量培养,构筑起在国内高校有较高显示度的IT人才高地。如今,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较高学术水平、适应学校战略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学校高端人才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机械电子工程、光学、无线电物理等学科校内外聘任院士8人;先后实施三届校内关键岗位聘任工作,学校聘任校内特聘教授20人,学科带头人49人,学术带头人63人。

五年来,先后共有61人次获得首届全国教学名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等奖励,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优秀人才项目的资助。2003年,学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课题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十五”期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建成现代化、数字化、花园式校园,同国内在通信、雷达、天线等研究领域的骨干研究所紧密携手

“十五”以来,在“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西电人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科带动战略、质量品牌战略、科研攻坚战略、互动发展战略以及新校区建设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规范管理服务工程、校园文化形象工程,显著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拓展了内外合作的空间,为学校的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学校下大力气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建成了现代化、数字化、花园式校园。校园网光缆主干覆盖了全校教学、办公、科研、生活等各个区域,光纤线路连接了校内98%以上的建筑物,并实现了千兆大楼、百兆桌面的应用。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科研楼二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仅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就累计投入了5193万元,有力促进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新校区建设使学校的办学空间得到空前拓展――2004年,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2005年,建筑总面积39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到2007年,新校区整体工程将全面竣工。

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行业部委对学校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全力推动教育部、中电集团、陕西省和西安市的四方共建,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十五”期间,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10多个行业的50多个科研院所和100多家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同中电集团在通信、雷达、天线、导航、微电子技术、电波传播等研究领域国内实力最强的研究所紧密携手,在联合培养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互补、重大项目联合投标、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联合建设实验室、实验数据和信息共享交流等方面加强长期战略合作。

“十五”期间,学校采取切实措施,通过与世界名校的校际合作交流、聘请国外著名学者担任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办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有力提高了国际化办学的水平。仅2005年,学校就聘请和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留学生达123批422人次;选派了65批141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考察访问和留学深造;聘请长期专家7人次,短期专家235人次,邀请短期顺访专家177人次;分别与以色列理工学院、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举办了“2005年国际计算智能与安全”、“2004首届亚洲机械电子学”等数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