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阐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006-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飞虎 我有话说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促进和平、友谊、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体育理想,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组织内容,严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身体素质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双重教育功能,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广泛影响和独特作用方式,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参

与和巨大影响力,成为可以区别于其他文化内涵而具有独立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而始终站在世界文化的前列。一百多年前,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复兴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使得体育文化最早成为世界文化中最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文化形态。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全球化加快了世界体育的相互交流,给具有“深厚地域封闭倾向”的各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体育的全球化在当前形势下很大程度上是以欧美竞技体育文化为主的全球化,是以输出欧美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全球化。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是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产生于欧洲,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产物,其形成的哲学基础是新教伦理中的“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它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因而,西方体育文化注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强调体格和肌肉的强健。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主要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的产物。它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等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

多年来,中国体育改革中文化的开发偏重体制、战略等外在形式,而没有看到人的内在潜力的开发、利用和积累。殊不知,人力资源在形成创造和创新力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新观念,体育部门的领导是关键,如果他们缺乏对全球体育文化发展的正确把握,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体育的发展就缺乏导向,体育文化的保护就缺乏措施。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重中之重是管理层思想转型,把长期形成的体育文化的优秀内核与平等交换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体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引进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形成,并以完整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存在,数量、种类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据1982年的资料统计表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项,其他各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传统体育如同一个容量巨大的容器,蕴藏着大量极为重要的文化内容,其所表达的文化信息的方法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经久不衰、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文化的存在,充分说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具有文化继承的深厚土壤,显现出民族体育传统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建立足够的自信,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理念,并且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同样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从而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寻找一个坚实的支撑点――“和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互相冲突、融合,与在冲突和融合的动态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合。中国体育文化只有在化解、协调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才能赢得世人的认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也就是说,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世界化和现代化,实质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要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要实现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就需要文化的转生。转生的主旨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这个精神的生命智慧,便是和合学。它既是民族精神的转生者,也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整体性、结构性有机转生的载体。它不是某一文化机械的、简单的转生,而是“融突”和合的转生。这种转生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创造性再生的延续,而不是民族体育文化原封不动的传承;它内在于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人文精神的蕴涵,又超越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人文精神固有的底蕴。

毋庸置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它不仅要求对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求对西方体育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在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旋律的前提下,融合、吸收、接纳西方体育文化,进一步改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之更具有竞争性和时代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