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委员会公布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单,501个项目中,浙江省长兴县的百叶龙赫然在列。
长兴县有关人员表示:“长兴已建立了12个百叶龙基地,有15条百
的确,百叶龙在长兴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百叶龙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中。
然而,谁能想到,这一响亮的文化品牌,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在几年前还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
全省汇演倒数第一
民族瑰宝几近绝唱
2000年5月1日,长兴人永难忘怀的日子。
浙江省第二届民间文艺展演举行,全省13个参赛节目在杭州吴山广场摆开了擂台。
比赛结束,评委会公布评选结果:长兴百叶龙为倒数第一名。
“太可惜了!怎么也没想到会拿最后一名!”省文化厅的领导惋惜道。
长兴县文体局局长陈亦祥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其实,在彩排时陈亦祥便已发现,参赛各队排成方阵,别的队都很壮观,气势不凡,而百叶龙队伍却显得零乱、土气,漫不经心,精神不振。
失败的端倪早已显露。只是没想到会败得如此之惨!
百叶龙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已近绝唱。
回到长兴,县文体局马上召开党委会。
百叶龙何去何从?要么自生自灭,任其湮灭;要么重振雄风,迎难而上,闯出生路。
就在此时,一份由省文化厅下发的文件被送达陈亦祥的手中:全国群星奖将于当年12月举行,浙江省将推选3个节目参赛。在文件送达的同时,省文化厅的电话也追来了:长兴百叶龙是否参赛?如果参赛,可以作为备选节目。
倒数第一名缘何还能被邀请参赛?可见百叶龙在浙江的地位。
长兴县文体局邀请当地及省里的民间艺术家开会,商量对策。专家们的意见非常一致:百叶龙是民间艺术瑰宝,绝不能任其湮灭,百叶龙应该参加全国比赛!
参赛!百叶龙要东山再起,到全国赛场上再决输赢,雪倒数第一之耻!
全省倒数第一,要拿全国大奖,妄想!有人讽刺。
专家们也认为,百叶龙要想在全国得奖非常困难。
但局党委还是坚持这一决定。
这一决定也把文体局一班人逼到绝境。他们深知,百叶龙近200年的传承如果在他们手里夭折,这将意味着他们将成为长兴历史上的罪人!他们将无法向历史、向长兴人民交代!
孤注一掷!文体局决定把两年的文艺经费30万元全部投入到百叶龙编排上。
他们请来了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孙红木和省群艺馆舞蹈室主任邵小眉、专家吴露生。经过酝酿,专家们决定对传统的百叶龙舞蹈进行创新,将延续了200年的一龙独舞改为二龙共舞。这样一来,演员阵容扩大了3倍。同时还重新制作了伴奏音乐,改制了服装道具。
百叶龙演员历来是业余的,这次也一样,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文体局从天平村、清泉武术学校等15个单位遴选出59名演员进行集中排练。排练和参赛由时任文体局副局长的高有顺负责,张月琴、杨明珠等众多文艺骨干被抽调在一起。
离全国比赛只有5个月,这么短时间,能把这些没有经验的人训练出来吗?
浙江省选送全国比赛的节目确定为:余杭滚灯,青田鱼灯,海宁花灯。百叶龙被作为备选节目选送文化部。
文化部能把百叶龙从备选列入正式比赛剧目吗?惴惴不安的陈亦祥赶到了北京。
据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一位副司长透露,百叶龙不但被列入参赛目录,而且排序在全国所有节目中居第二位!
节目排序不代表得奖的名次,但名次排序实际上代表文化部对节目重视的程度,陈亦祥欣喜莫名。
“拿到银奖就是失败!”回到长兴,陈亦祥以宜将剩勇的气概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百叶龙赴法演出盛况空前。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崇拜龙,因此塑造了成百上千种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龙。长兴百叶龙便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条。
延续已近200年的百叶龙,诞生在太湖畔的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并一直在这个村传承,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百叶龙艺术团团长杨明珠办公室,记者见到了百叶龙艺术团的顾问、天平村党支部书记谈小明。
1949年出生的谈小明是百叶龙第7代龙头,他叔叔、哥哥都是龙头。他说,天平村人以舞龙为荣,村里男子都会舞龙,不会舞龙的被认为缺乏男子汉气。而舞龙尤以舞龙头者最受尊敬,村规规定,不会舞龙头的不能当村干部。
天平村是个大村,原有1500多人,经历了两次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人口锐减到几百人。到1949年,百叶龙的制作方法已基本失传。
在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王长根、王如秋等一些青年农民决心重新制作百叶龙,恢复舞龙传统。他们遍访村中老人,发掘百叶龙制作方法。摸索了两个多月,建国后第一条百叶龙在天平村复原了。
百叶龙又在天平村欢腾起来。
1956年,长兴县文化馆的一位干部偶然来到天平村,恰遇村里在舞百叶龙,当他目睹本县这一还未被知晓的民间艺术样式的表演时,这位干部非常兴奋,遂向文化馆领导作了汇报。于是文化馆邀请百叶龙到县城表演。
百叶龙第一次冲出天平村,来到县城。
说来真巧,百叶龙在县城的演出被浙江省文艺辅导队民间文艺专家余伯忠撞了个正着,百叶龙极富民间色彩的表演使这位民间艺术家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在本省,竟蕴藏着这样一种精美的民间艺术!
此时余伯忠正为浙江民间艺术作品参加全国比赛四处奔波,百叶龙的发现使他喜出望外。很快,百叶龙被确定为晋京参演节目。
只适合农村祭祀和庙会的百叶龙能登得了大雅之堂吗?
余伯忠亲自对节目进行改造,将龙身的制作材料由原来的纸和竹片改为棉纱、铁丝,龙身的发光体也由蜡烛改为电池灯泡;将龙珠由原来的“寿桃珠”改为“花苞含珠”;百叶龙是荷花龙,原来龙尾是蝙蝠,现改为彩蝶;在舞龙的造型上,将12盏陪舞的花灯改为12只云彩牌;在舞蹈动作上则突出游、滚、睡、卧、腾和出水、盘柱等动作。原来的百叶龙舞龙没有音乐伴奏,就给它配上江南的民间小调。
在百叶龙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上,这是一次重大的创新,中国传统的舞龙第一次真正变成了龙舞。
接着,天平村的舞龙者被集中封闭训练了3个月。
1957年1月,百叶龙演出队由天平村支书王长根带领晋京参演。
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北京天坛剧场进行,百叶龙极具乡土特色的表演引起轰动。
演出结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上台接见演员,他握着王长根的手问:“你的龙头是怎样由荷花变成的?好快呵!我都没看清。百叶龙舞得好啊!我国农民不简单!百叶龙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国演出!”
“不简单”的百叶龙马上迎来了更不简单的事:他们应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表演,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演出结束,中央领导上台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周总理还送给王长根一支钢笔。
那次晋京,百叶龙演了7场,演出获得国务院特别奖。
更让天平舞龙者喜出望外的是,他们的演出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请王任重带来口信:“多扎两条百叶龙,到天安门广场演出去!”
1957年7月,百叶龙随国家文艺团体访问苏联,出席世界青年联欢会。
1958年国庆节,长兴组织了10条百叶龙,在天安门广场狂舞。
百叶龙登上了辉煌的顶峰。
劫后余生
百叶龙被拍成电影
百叶龙与中国所有的龙不同之处在于其道具制作别具一格,独出心裁。而制作百叶龙的工艺非常复杂。
据《品味长兴》一书记载,在百叶龙的深化和传承上,长兴的两个民间艺术家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是池文海和石玉楼,池工于舞蹈,石长于制作。
已经去世的池文海有“江南小梅兰芳”之誉,是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的。为了传承百叶龙的舞蹈技艺,他一次次深入天平村,与王长根等人同吃同住,向村里老人虚心求教。数十年来,他对百叶龙的舞蹈编排等方面进行过多次改革,不但使百叶龙艺术得到传承,而且有了创新和发展。
有“造龙专家”之誉的石玉楼曾任常州京剧团团长,后因调长兴改行搞道具。文革期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饱受摧残。他精通舞台艺术,自小爱龙,每有机会外出,必遍觅名胜古迹,凡有龙处定细加观察研究。到长兴后爱上了百叶龙,经常到太平村与制龙的村民探讨制龙技巧。多年的观察和细心琢磨使他掌握了整套制龙技艺,他制作的百叶龙达到精美绝仑的境界。
记者在百叶龙艺术团的道具制作工场见到已年逾80的石玉楼,他还在“造龙”。他制作一条龙有130多道工序,需要80多种材料,龙头未拼装前是一朵特大的荷花,龙眼开闭自如,眼珠能转动,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栩栩如生;龙躯由81朵荷花分9段联结,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制成的花瓣叠成,荷花花瓣代表龙鳞;龙躯长16米;龙尾是一对彩蝶。
石玉楼说,中国有很多龙,但其他地方的龙舞动时是龙,静止时也是龙;惟独百叶龙,出场时是朵朵荷花或瓣瓣荷叶,变龙时演员急速依次聚拢,将荷花荷叶环环相扣,迅速拼装,不到10秒就拼装成整条龙。这一精巧的设计使百叶龙独具特色,堪称江南一绝。
“文革”中百叶龙被当作四旧付之一炬,从此在天平村消失。
1979年,文化部的一位专家专程来到天平村考察百叶龙,此时的天平村连一个龙头也拿不出来了。
此时的石玉楼也还是戴罪之身――他还戴着“反革命”帽子没有摘。
时任长兴县文化局局长的乔林愤怒了,这是对艺术人才的摧残!“你大胆去做,有问题我来承担责任,你的问题我们来解决!”乔林拍了胸脯。
14天夜以继日,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制作出来了。石玉楼还对龙头的制作进行了改革,将重量降低至不到10斤;龙头加上能抖动的杨梅球,舞起来不住地抖动;百叶龙传统的龙须是直的,石玉楼则将龙须向上弯曲;更精妙的是,他制作的龙眼开闭自如,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龙的眼神都对着人,这个龙头是对传统龙头的改正,显得栩栩如生。
百叶龙的舞蹈、音乐、道具也有了变化,赴京参演的百叶龙焕然一新。
1980年6月初,文化部在北京举行全国13个省市业余文化调演。百叶龙大获全胜,获得一等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做了报道。
百叶龙太精美了!调演结束,八一电影制片厂把他们留下,整整一个半月,专题片《泥土的芳香》摄制完成。
电影《泥土的芳香》把百叶龙推向了全国,百叶龙在沉寂10年后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期。
置之死地而后生
百叶龙重现辉煌
2000年12月4日,浙江椒江,全国第十届舞蹈大赛在此举行。
经历了倒数第一名的惨败,长兴人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半年多,发誓要雪蒙在百叶龙身上的耻辱。
这个时候终于到了。
音乐声起,观众面前出现的是一幅祥和的江南水乡胜景:祥云朵朵,彩蝶成双,荷叶荷花在碧波中摇曳。百叶龙舞,龙在何处?惊诧间,突然雷声爆响,灯光骤暗,一阵急促的锣鼓声起,演员手中的瓣瓣荷叶化作龙鳞,朵朵荷花变作龙身,那颗最大的荷花成了龙头,彩蝶成了龙尾,一条粉红色的巨龙突然冲出荷塘,腾空跃起。整个变龙过程在不到10秒时间内完成,顿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百叶龙欢腾地舞蹈着,锣鼓阵阵,唢呐声声,长兴舞龙者血脉贲张,激情澎湃,把龙舞舞入了化境。
渐渐地,高潮退去,嬉戏的两龙蛰伏下来,蓦地,龙消失了,舞台又恢复成满池荷叶,至此,舞蹈结束。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评奖揭晓,百叶龙获得金奖。
从全省倒数第一到获得全国金奖,5个月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百叶龙获金奖后,名播华夏,邀约纷至,包括国外也来邀请。
2002年2月14日,新西兰奥克兰市阿尔布特公园内张灯结彩,火树银花。
晚上8时许,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的车队渐次停下,鼓乐齐鸣处,一条巨龙顿时狂舞起来,那是长兴的百叶龙!片刻,百叶龙的第八代传人谈小明之子谈勇充当龙头,巨龙逐渐向克拉克靠近,随着一声响锣,高高举起的龙头在克拉克
面前定格。新西兰女总理含笑从百叶龙代表团团长陈永昊手中接过湖笔,欣然为百叶龙点睛。顿时,阿尔布特公园内灯光瞬间亮起,鞭炮声大作,公园沸腾起来。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开幕式在百叶龙的狂舞中正式开始。
2001年的一天,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走进了天平村。他叫詹尼夫・金,新西兰艺术家,他是慕名前来考察百叶龙的。此次考察的结果是,百叶龙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中国新年灯会演出。
赴新西兰演出,这是百叶龙跨出国门的一次成功尝试。洋溢着中国和新西兰友谊的演出留给新西兰观众极深的印象,3天时间演了15
场,12万观众得以一睹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演出轰动奥克兰,倾倒了新西兰观众,观众无不惊叹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精妙。
2003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特别节目《相拥太湖,相约长兴》大型文艺晚会开幕,开场舞蹈便是百叶龙。
几天后的8月22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在黄金时间向全球播出30分钟的百叶龙专题片。
2004年9月,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风从东海来》在杭州隆重举行,百叶龙成为晚会最精彩的一幕,双龙共舞,气势宏大的场面,8分钟的精彩的表演,赢得7次雷鸣般的掌声。
从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的半年中,百叶龙前后15次在全国各地的重大演出舞台亮相。同时,百叶龙开始出席商业演出,并且有了不菲的收入。
百叶龙赴韩国演出……百叶龙赴香港、澳门演出……百叶龙赴法国演出……
“在法国尼斯演出,场面非常感人。”杨明珠说。“我们是第一次采用摇滚乐配乐,适合摇滚音乐的龙舞更加狂放,当演员唱起了《龙的传人》时,此情此景,许多华侨忍不住热泪盈眶,甚至失声而泣,这是祖国的龙啊!”
长兴百叶龙全盛的时期来到了。
举全县之力振兴百叶龙
长兴实施百龙计划
长兴县委县政府对百叶龙非常重视,一个全面振兴百叶龙的计划在全县推开。
2004年4月8日,长兴县举行百叶龙加工研讨会,会议请来了国家级、省级著名民间舞蹈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百叶龙改编创新,确定了传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舞蹈意境提升的改编创新方案,对百叶龙在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
县委决定:建立百叶龙基地,成立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担任顾问,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并明确由县委宣传部具体负责牵头;决定把百叶龙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发展,做精做大做强做好这一产业;同时提出百叶龙人才培养计划,为了配合人才培养,不仅要有大龙,还要有小龙和小小龙,培养百叶龙人才从幼儿园抓起;为使百叶龙的民间传统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长兴县还将百叶龙的历史渊源、创编过程、艺术特色、表演形式编写成乡土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教材编辑正在紧张进行中。
长兴县出台了《长兴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筹措资金100多万元,选择具备民间艺术传承条件的学校、部门和乡镇成立了12个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并提出举全县之力发展百叶龙,宣传部、文体局、教育局、林城镇政府、李家巷镇政府、华能电厂、李家巷坦克部队……一时间,党、政、军、企齐参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的保障。
文体局还请来作曲家王天明对配乐进行重新创作。王天明三下长兴,体验生活,不断对音乐进行修改,分别为大龙、小龙和小小龙配乐。
2004年4月28日,长兴县首批12个百叶龙培训基地举行挂牌仪式,475位业余演员进入基地训练。
一个“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百叶龙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百叶龙培训基地建设的职能部门,文化局不但承担起了各基地艺术人才的选拔、培训和辅导,负责节目的创新、编排、服装、道具、音乐等设计制作,还采取了省级专家辅导,县内民间艺人舞龙技巧传授与日常排练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和落实培训任务。
近200年来,百叶龙一直未能出村,主要原因是村里严格规定,舞龙技巧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百叶龙只能由本村人来舞,不能把技巧传给外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全县成立12个基地时,天平村村民坚持旧规:舞龙技巧不得外传!
为了解决舞龙技巧问题,县里专门派人到天平村向谈小明求援。
半个月中,当县里的同志第N次找到谈小明时,谈小明终于同意了。
6月,谈小明来到了电大基地。学员们正在挥汗如雨地训练,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动作很不规范,不正确。已经舞了一个月了,但还是舞不好。
“百叶龙是江南荷花龙,是一条文雅的龙,龙头必须满脸含笑。”谈小明示范着。“百叶龙要舞起来,关键是龙头要舞出‘8’字形……”
经过谈小明指导,电大基地的百叶龙舞起来了。
谈小明、谈勇父子成了各基地的顾问,开始巡回指导。
2005年,长兴县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百叶龙大赛,12个基地的15条龙参赛,500多名演员齐集,由省文化厅组织民间艺术专家和舞蹈艺术家组成评委评选各项奖。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隆重的仪式,这在长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关于百叶龙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天平村荷塘畔居住着一对青年男女,百叶与荷花,两人青梅竹马,终为夫妇。新婚之夜,雷声轰鸣,一条金色巨龙现身空中。次年荷花产一子,腋下有龙鳞,村民谓为“龙种”。小龙终于有一天腾空而去。它感念母恩,每逢旱季必来行云播雨。因此天平一带长年风调雨顺。村民感念小龙,精心制作了一条龙,取其父百叶之名,谓百叶龙,逢年过节以舞龙来祈求平安。 |
谈及百叶龙的未来,陈亦祥充满信心:“我们希望百叶龙能参加2008年奥运会!希望能组织一台像《云南印象》一样的百叶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