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的卓别林 |
时光荏苒,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为了纪念这位跨越无声片和有声片的世界级喜剧明星,今年4月,沃维市、凯希耶村与卓别林的后代多次协商,并在凯希耶村进行了公民投票,决定将凯希耶村的卓别林故居改造为“卓别林博物馆”。据悉,改造工程预计在2007年内完成。未来的“卓别林故居”将重现当年卓别林一家人起居的原貌,包括当时使用过的家具、老照片以及卓别林使用过的小提琴和三角钢琴。这样的设置将让人们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丈夫、艺术家以及人文主义者的情怀,正是这种爱把他与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夏日的一天,在一片浓密树林掩映的农庄前,我们找到了卓别林的故居。只见铁栏杆门紧闭,里面是一座巨大的花园,透过浓叶的缝隙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白色建筑。大门的栏杆上面写着“当心恶狗”和“请按门铃”字样。我们不想打扰卓别林后人的安宁。正当我们在大门前徘徊之际,一对老夫妇从我们身边走过。点头打过招呼,只听老先生轻声问道:
“你们对卓别林感兴趣?”
“当然了,许多中国人都看过卓别林的电影。”我答道。
老先生露出了笑容,自我介绍说,他叫安德列・左恩卡,住在离凯希耶村不远的沃维市内。他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做木工,应邀给卓别林先生修过窗户和他的三角钢琴。他原来以为一个大艺术家一定很高傲,没想到,他为人真诚,对孩子们也非常友善,是个大好人。他非常高兴故居将改造成博物馆。“好人总是有人怀念的。”临分别时他这样说。
卓别林1889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演员,母亲是歌唱演员。卓别林5岁便登台演唱。从1906年开始,作为哑剧演员开始在欧洲和美洲巡回演出。1913年,他在美洲巡回演出时被美国凯斯通影业公司聘为演员,开始电影职业生涯。他以出色的表演技艺很快成为冉冉上升的明星,片约一个接一个,其中《大独裁者》、《摩登时代》和《淘金梦》等影片成为无声片的经典作品。然而,由于卓别林具有“左倾”意识,在一些持反共立场的国家司法缠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共和党政府执行顽固的反共政策,将卓别林的“政治倾向”视为“不能容忍”的反美行为,他的行动受到严密监视。
1952年,卓别林和家人到伦敦促销一部新影片,由美国议员麦卡锡领导的“反共委员会”借机取消了卓别林一家的返美签证,禁止其全家返回美国,迫使卓别林一家选择了瑞士作为栖身之地。1953年,年逾花甲的卓别林和家人首先在洛桑美岸酒店栖身。后来,卓别林在沃维附近的凯希耶村的斑庄园安顿下来。两层的斑庄园建于1830年,下层有白色廊柱,蔚为大气,周围是占地10多公顷的私家花园。凭窗眺望,波光潋滟的莱?湖尽收眼底,湖对岸就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
卓别林在此结识了许多社会名流,并与流亡的西班牙王后维克多莉亚・欧仁妮成为朋友。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印支会议期间,还专程到洛桑美岸酒店与卓别林会面、喝茶,留下一段佳话。卓别林以瑞士为基地,经常到巴黎、伦敦旅行,并于1956年拍摄了《一位国王在纽约》等影片。
卓别林一生结婚4次,育有10个孩子,其中4个孩子就是在距凯希耶村几十公里的洛桑施瓦希诊所出生。最小的儿子克利斯朵夫出生时,卓别林已经73岁。卓别林自传也是在凯希耶村完成的。他曾有一段文字描述在凯希耶村度过的时光:我的目光停留在绿色的草地和远处的湖面上。湖面倒映着山影,我独自静处,心绪安详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可见,凯希耶村成为他动荡生活的避难所。我们在凯希耶村一个僻静的角落找到了村公墓。1977年,卓别林逝世后被安葬在这里。静静的墓地只听到鸟儿的鸣叫。在侧面的一排墓穴中,我们找到了卓别林和夫人奥娜的合葬墓,两块异常简陋的方正形水泥墓碑上没有任何装饰,只刻上了两人的出生和逝世日期,充分表达了卓别林平淡的人生态度。
1989年4月16日,沃维市政府为纪念卓别林诞辰100周年,在美丽的沃维湖畔矗立起一座卓别林等身铜像。他头戴圆毡帽,足登硕长的破皮鞋,右手拄拐杖,左手持一朵玫瑰花在胸前,眺望远方,似乎正在专注地表演。每个来此瞻仰的人都喜欢与“他”合影,或为这位一生坎坷,却将欢乐带给他人的艺术大师献上一束鲜花。
卓别林和妻子奥娜与他们的六个孩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