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山东即墨经济开发区从制度建设入手,多侧面、全方位地尝试和探讨村级干部管理模式,实行的“六项制度”带来了干部工作作风等“三个改变”。日前,该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制度建设效果好,群众拥护,纷纷称赞。”
六项
二是强化财务管理制度,解决农村干群矛盾的关键点。村级财务管理一直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即墨经济开发区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制度等十三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并印制成《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汇编》。同时,以开发区经管审计中心为依托,将全区30个村庄划分成三个工作片,每工作片设1名记帐员和1名出纳员,分别代管村庄的帐薄、资金。开发区管委会还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柜台式服务大厅,配备了一流的办公设备,中心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全部由开发区财政承担,不向村庄收取任何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不断加大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规定村庄财务支出必须由两委会研究通过,50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报管区审核备案,重大项目开支必须经开发区管委批准,事后必须由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三笔会签,民主理财小组盖章、经管审计中心审核后方能入帐,并进行张榜公布,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有效地制止了胡乱开支现象。
记者了解到,去年村庄仅招待费一项就节省了118万元,同比下降58%。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制度,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疑虑,密切了党群关系,夯实了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
三是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庄事务的透明度。为此,他们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村庄设立意见箱,并在醒目位置设立至少两块公开栏,公开栏主要分为财务栏、政务栏、政策栏和信息栏四个栏目,定期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特别是对村民最敏感、最关心的村民福利、财务收支、基建工程发包、厂房出租、宅基地审批等问题,及时如实实行重点公开。财务公开向政务公开延伸,由单一公开向多头公开延伸,重大事项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村民手中,确保公开不留死角。同时,有条件的村庄还设立了《便民服务卡》,将办事机构、权限及有关人员名单印到卡上,发到村民手中,并开通了监督举报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全区30个村庄已设立公开栏92个,意见箱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