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怨与恨

2006-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顿 我有话说

    恨,是人之常情。恨的前提是怨,先怨后恨,怨是恨的基础,恨是怨的升级。古人在造词上非常客观,把怨放在前面,恨紧随其后,故为怨恨。恨是在积累了众多怨后产生的。你恨一个人,那些恨都

是有原因的,原因是怨。怨他没有提拔你,怨他忽略了你的存在,怨他故意整你或挫伤你,怨他或她背离你而去,怨他或她欺骗你或在背后说你的坏话。这一切都是怨,每一个怨都会让你产生恨。

恨是随便什么怨都能激起的。一个错误或一个误会都能激起恨。恨的情感非常泛滥,像洪水一样奔涌,有时候你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恨一个人。恨是人身上一种自私和自恋的表现。

我们知道人是极端自私的,我们也知道人是极为自恋的。自私和自恋是人的本性。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几位美国科学家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在研究遗传基因上的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人与猿猴的DNA遗传差异居然只有1%至4%。另外,人身上还有1%至3%极为落后的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基因与非脊椎动物的遗传基因相似,如低能的毛毛虫或我们称之为鼻涕虫之类的基因。这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已存在于人身上大约两亿年了。

这就是说,人的遗传基因并不会因为社会发展了,人类进步了而逐渐改变。人类表现出来的崇高、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及博爱精神,都是教化的结果,并非与生俱来。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耶稣,也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徒。英国的人类学家做过实验,让两个不同母亲刚生下来的婴儿吸一个母亲的奶,那个吸着母亲乳汁的婴儿会用脚踹另一个婴儿。反过来亦如此。可见“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语是存在着疑点的。从这句话看,仿佛人类表现出来的恶是后天生长的,其实,恶是动物的本性,善和美是后天教化的产物。

所以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我认为,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恶”。

但不要因为人性本恶你就悲观,认识它是为了接受和消解它。我们认识了怨和恨,目的是为了消解怨和恨,而不是要你积累怨和恨。知道怨和恨是人身上的缺点,就应该克服。知道了然而还继续坚持和积累,这个人就是犯傻,轻一点是患精神病,重则要殃及他人。许多抢劫犯和杀人犯,无不是怨恨导致的结果。想想吧,他因为怨这个社会而不检查自己,认为社会欠了他很多,就去抢劫。每个抢劫犯都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抢劫是不成立的。而罪恶的动机就是出自怨恨――怨社会、怨单位、怨亲人,这些怨就导致了他犯罪。你去问问杀人犯,哪个杀人犯不是认为自己受了委屈而产生杀人动机的?哪个杀人犯不是为了报复而杀人的?这个委屈会导致怨恨,而怨恨就会产生报复,所谓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而做十五的结果就是把他推到与伦理道德、与社会为敌的位置上。

所以,怨恨是人身上可怕的毒素。有文化的人,或者说受过相对高等教育的人,是可以将这些毒素渐渐消除的。因为他视野开阔,容量大,就能清除毒素。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心灵上的门窗相对窄小得多,其反射出来的人身上的原始本能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强大。而强大的自私自利的原始本能会错把怨恨当作很好的理由,为了那个被他视为非常重要的(其实很可笑的)理由,于是干出了损害他人的愚蠢、可怕的事情,正所谓一念之差,成了阶下囚!所以不认识怨恨,不下大力消解它,它就会在你身上长成毒瘤,变成魔鬼,从而指挥你犯罪。

因此,产生了怨恨而自行消解怨恨,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不是把你引向监狱和黑暗,而是指引你走向康庄大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