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教育公平直面四大问题

2006-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今天,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报告显示,我国教育在取得两项突出成就的同时,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矛盾焦点,增加教育供给、提供广

泛而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从1982年的5.33年提高到2000年的7.85年,远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从3.57年增长至5.13年)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家(从5.10年增长至6.71年)的平均速度。这表明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口素质改善的进程较快。

与此同时,教育成就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均衡程度也大为提高。在大体可反映这一状况的“教育基尼系数”中,我国自1975年以来持续降低,这表明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改善,2000年为0.383,低于印度同年水平,但与美国同期的0.161和日本的0.236仍有较大差距。

报告同时指出,在总体统计数字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教育公平仍存在四大问题。

其一,各省、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京津沪优势明显外,原本教育基础较好的中部地区发展形势堪忧,其教育投入已与西部地区相差无几,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西部地区。

其二,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形成“剪刀差”。虽然义务教育的入学机会均衡度很高,但教育投入和质量差异较大。这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普九”只做到了普及“数量”(入学率都非常高),但是没有做到普及“质量”(贫困省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各省之间的大学教育投入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入学机会却很不均衡。从入学率的基尼系数来看,省份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扩大;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来看,各省区市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降低而扩大。

其三,高等教育机会增多,社会阶层分化在扩大。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使得中国城镇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其机会的均等化有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更加倾向于社会经济背景处于优势的阶层;同时,民办高校为部分较低社会阶层的子女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四,继续教育的需求强烈而供给短缺。以农民工为例,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进城打工农民工中,受过培训的不足十分之一,这与部分工厂的劳动与用人制度互为因果,造成“低技能、缺培训、低福利、高流动”的恶性循环。

在近期备受关注的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中,研究者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有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具体问题为:研究生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与培养目标的宏观设计混乱;研究生培养学制缺乏弹性;研究生招生录取中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当;研究生培养中缺乏激励研究生创新和进行自由探索的机制。

报告对我国教育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在未来2年至5年,国家应针对部分地区、部分人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采取救济性财政机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农村居民和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最为落后的地区推行混合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在未来5年至10年,全面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扫除城乡和地区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加速建设国民教育体系。彻底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建立各级政府责任明晰、共同分担的混合型财政体制。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的公平性和充足性,在体制上解决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的教育投入、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问题。充分考虑教育的纵向公平问题,对于有特殊教育需求的人群给予额外的资助,努力向教育结果公平的目标迈进。

该报告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