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殿荒博士的新作《〈资本论〉导读》(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首先按专题依次解说了《资本论》三卷的主要内容,然后解析了劳动价值论、价值转形等《资本论》体系中最难理解的若干问题,为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读本。这里仅就书中最能体现作者分析特色的劳动二重性原理数学表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可以概述如下:任何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都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提出的一般性的价值分解公式是c+v+m=W。
但是,《〈资本论〉导读》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创造性地提出,西方经济学中反映资本K和劳动A共同作用生产出产品Q的生产函数F(K,A)=Q(公式1)实际上描述了使用价值生产过程,其对应的价值形成过程为L(K)+L(A)=L(Q)(公式2,表示A的价值叠加到K的价值之上变为Q的价值)。商品生产过程是这两个公式的统一。资本主义价值增值过程的特点在于L(A)必须超过劳动力价值v,也就是说令L(A)=v+m,所谓剩余价值m>0。再以c和W分别取代L(K)和L(Q),公式2便成为马克思的价值分解公式3:c+v+m=W。
应当说,以上数学表述符合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基本原理,而且体现了有益的拓展。首先,它更为形象、简明、规范地表述了劳动二重性原理的主要内涵。第二,以规范的数学形式表述处于枢纽地位的劳动二重性原理,有利于前后一贯地、规范地、系统地论证马克思的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及其他各方面内容,也有助于深化对一些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理解。第三,数学表述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加强理论的说服力。西方经济学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被接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表述的规范化、数学化、模型化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必盲目崇拜数学形式,但也必须看到,准确地运用数学模型的确有利于经济理论的科学化。为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适当地数学化是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