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建成运营了,一时间客流涌动,一票难求。然而,铁道部在票源如此紧张的时刻却发出一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车厢留给了谁?7月13日,当一批身着民族服装的大学生们出现在西安车站的月台上时,谜底揭开了:车厢留给了西藏民族学院回家度假的藏族学生。
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的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高等学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惟一在异地办的一所高等院校。40多年来,这所建在渭水之滨的民族学院急西藏人才之所急,需西藏发展之所需,为西藏输送了3万多名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各类人才,为西藏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扎根渭水之滨一颗闪耀的雪域明珠,被西藏的干部群众亲切地誉为“西藏干部的摇篮”。
立足西藏、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广育英才,西藏民族学院以西藏需要为目的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1991年,西藏自治区急需政法干部,自治区领导指示西藏民族学院开办法学专业,为自治区培养政法人才。当年,法学专业就开始招生了,截至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仍然是自治区需求量最大、就业最容易的专业之一。其实,像这样以自治区需求为目标,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事例在西藏民族学院还有很多。
西藏民族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西藏公学,1965年7月,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958年正式开学时,学校共有学员3415名,其中藏族学员3129名,绝大多数为普通农牧民子女。自建校以来,西藏民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面向西藏、服务于西藏的办学宗旨,紧紧把握西藏的区情,确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以此为目标,1959年底,西藏公学建立了西藏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藏文专业,这也标志着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正式起步。随后,西藏民院陆续开设了一大批新的学科与专业,相继实现了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历史上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的七个第一。目前,西藏民院已拥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系,包括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工学、历史学、理学、医学10个学科,31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形成了以文为主,理、经、法、管、医、教、工等多学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起本专科学历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模式,为西藏的民族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西藏民族学院培养的大批合格人才成为西藏建设的生力军
2006年6月26日,西藏民族学院与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西藏民院的教学实习基地已经达到40多个。西藏民院确定的办学核心理念是立足民族背景,面向西藏,以教学为目的,培养西藏急需的实用人才。因此,让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学校先后在西安、拉萨、咸阳、上海、厦门、泉州等地设立了4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涉及文物考古、新闻、公检法、医学、酒店、农牧业、网络等诸多领域。在校内专业知识教学上,西藏民院醒目地提出“以生为本”,他们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到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锻炼,使广大毕业生满怀自信地踏上工作岗位,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西藏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赋予了西藏民院特殊的历史使命――为西藏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培育人才。为了培养出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业务优良的西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老西藏精神教育始终贯彻在西藏民族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成为西藏民院近半个世纪办学进程的一个鲜明特色。
理想信念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等是西藏民族学院学生的必修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是西藏民族学院对广大学生的普遍要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为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各类合格人才始终是西藏民族学院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48年来学院为西藏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各类人才,从最基础的乡镇干部到自治区的领导,从与农牧民打成一片的技术人员到闻名全国的专家学者,雪域高原到处都有来自于该院的学生。在西藏,现任的自治区领导中有20多人是西藏民院的学生;在西藏,现任地、县级领导中有50%以上是西藏民院的学生,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献身于西藏建设事业,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也昭示了西藏民族学院48年来为西藏的繁荣、发展和稳定所作出的辉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