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好歌伴随孩子成长

2006-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通讯员 位鲁平 范文清 我有话说

当今的孩子喜爱什么样的歌曲?近日,上海市针对290名儿童开展的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三种音乐形式是Hip-hop(89%)、R&B(80%)、爵士(55%),最爱听爱唱的歌是《发如雪》、《夜曲》、《欧若拉》等时下流行歌曲。

孩子们为何不喜爱少儿歌曲?当我们听到如今提得起来的儿童歌曲仍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

、《春天在哪里》等上世纪的歌曲时,也就不难明白,流行歌曲在孩子中盛行恰恰说明了当今儿童歌曲缺乏直击心灵的作品,缺乏让孩子们喜爱并传唱的优秀新歌。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尴尬现状,鼓励并推进优秀少儿歌曲创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儿歌创作应与时俱进

儿歌是儿童成长期的重要教育形式,健康向上的童谣能给几代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词作家任卫新说,我们小时候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应有一批新一代的、更了解孩子们所思所想的音乐人为孩子们写点东西。音乐评论家缪也认为:“孩子们喜欢玩,我知道有不少孩子喜欢周杰伦的《双截棍》,这首歌就很好玩。关键是应更新我们自己的创作理念,了解儿童的情趣是最重要的。”

但是目前我国专业作家中创作儿童音乐、儿童歌曲的队伍已不复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起来的词曲作家已年过花甲,新一代词曲作家没有接上。不少孩子反映,当前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陈旧、老化,与他们的生活和趣味相去甚远。作曲家李海鹰指出,现在儿童对社会的接触很广泛,他们听过的好的音乐作品也很多,不要以主观的愿望去臆造所谓符合“儿童心理”的作品,不要过分低估现在的儿童,他们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幼稚”。

传媒应给儿歌一席之地

“儿童歌曲之所以不被儿童喜欢,传媒要负一定的责任”,词作家阎肃尖锐地批评道,“有些媒体以娱乐为能事,拿无聊当有趣,以低俗作笑料,整天把一些流行歌手炒来炒去,却不肯挤出半点时段、版面给孩子,许多刊物的儿歌园地早已荒芜或被时尚、明星占领。”作曲家龚耀年回忆说:过去电台有“小喇叭”、“星星火炬”这样的儿童节目,专门向儿童歌曲作家约歌,并且请专业音乐教师通过电台向小朋友教唱,《一分钱》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唱遍大江南北的。

不少专家指出,不应忽视对儿童歌曲创作、宣传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文化部门应加强对儿童歌曲出版、发行工作的扶持,电视报刊杂志也要为儿童歌曲提供充分展示的空间,让儿童歌曲在成人歌曲“漫天飞”的年代也有一片自己的地盘。作曲家戴于吾说:“现在的歌曲在创作、演唱、出版、推广这些环节的实施上经常是割裂的。过去很多儿童歌曲是通过电影、晚会流传开来的,现在也应通过一些活动进行有效推介。比如:两年一届的中小学生合唱节,由孩子们来确定好坏,在学校试唱,最后再由媒体进行推广、传播。”

“儿歌创作推广计划”助推好歌

好歌难寻还在于儿童歌曲缺少创作的激励机制。作曲家张卓娅说,与从前作曲家主动创作儿童歌曲不同,近年来创作儿童歌曲的一直是中学教师和业余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歌曲的质量和数量。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10月,文化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工作的通知》。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李宏表示,根据推广计划要求,目前正在组织创作和征集作品,建立和培训少儿歌曲创作队伍,多形式开展推广普及活动。有关部门将重点委约20至40名在少儿歌曲创作方面较有建树的词曲作家创作20首少儿歌曲作品,达到年度征集原创作品不少于1000首。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著名作曲家也加入了少儿歌曲的创作行列。年过七旬的谷建芬用优秀的古诗词为孩子们谱写“新学堂歌”,《春晓》、《游子吟》、《悯农》、《长歌行》等古诗词配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李海鹰的《我们的朋友小哪吒》也随着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热播而被孩子们所传唱。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人们期待更多的作曲家关注并创作优秀的儿童歌曲,让孩子远离低俗文化,为全国的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