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者的呼唤
8月1日19时32分,一个求救电波打破了呼和浩特市的宁静。
“现在有一位车祸伤者急需输A・Rh血,希望相同血型的人速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献血。”呼市交通台主持人急促的声音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8月1日,在呼市打工的四子王旗人张志全在驱车前往鄂尔多
情急之下,张志全的朋友崔文奇拨通了呼市交通台台长刘英的电话求助,之后,呼市交通台发出的爱心求助信号响彻青城。一个、两个、上百个市民涌向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他们争先恐后地捋起袖子急切地问:“我的血行不行?”
的哥辛瑞清做了“该做的事儿”
电台每隔十分钟就滚动播出一次求救电波,与此同时,每隔几分钟,就会有素不相识的人打车来到呼和浩特南郊的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一下车他们就往急诊科跑。
23时,献血行动达到高潮。夜幕下,伴随着一长串闪烁的灯光,爱心车队的司机们开着出租车来到医院,司机们也纷纷要求献血。
今年30岁的辛瑞清是一位的哥。8月1日20时许,辛瑞清接到同是出租车司机的好友杨勇强的电话,说遇车祸急需输血的外地人血型与辛的吻合,辛瑞清马上表示愿意献血。杨勇强立即从如意开发区赶到五塔寺附近,接上辛瑞清直奔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一连串的检验后,医生告知辛瑞清,他的血型与张志全的血型完全吻合。接近零时,辛瑞清的400毫升血液缓缓地流进了血袋。杨勇强把他送回家时,已经接近次日凌晨1时了。对于8月1日献血抢救张志全的事情,辛瑞清平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我该做的事儿。”
热心肠的王燕是第10次献血
献给张志全的800毫升血液中,另一半来自在内蒙古医院工作的王燕。
8月3日下午,记者找到了家住呼市锡林郭勒南路的王燕,正是她和辛瑞清及时献出800毫升稀有的A・Rh阴性血,才使得张志全获救。
王燕在内蒙古医院工作了20多年,已献过9次血,挽救过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2004年,有一位巴彦淖尔市人重病住进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需A・Rh阴性血,自治区血液中心和王燕取得联系后,她二话没说就献出200毫升血液。王燕的身体较虚弱,还低血压,8月1日献完血后,她感到有些头晕。王燕说:“因为我知道A・Rh阴性血非常稀有,听到关于张志全的消息后,我赶紧赶到了医院。挽救这个年轻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感动的是,当我准备从医院离开时,竟有好多出租车司机争着抢着要送我回家。”
“我们会永远牢记大家的恩情”
丛晓乾是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参与抢救张志全的护士长。回忆事发当天的情况,丛晓乾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那天正好她值班,16时许,张志全被送到该院时,脸色惨白,血压只有60毫米汞柱。干护士这么多年,她遇到过很多内脏破裂的患者,人说没就没了,更何况张志全又是这种稀有的血型。19时许,她看到急诊科外面的空地上停满了出租车,大厅里有许多人正在排队验血、献血。“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丛晓乾说到这里,把脸背了过去,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丛晓乾说,经她验血的就有100多人。一位穿着朴素、身体瘦弱的老大爷对她说:“护士同志,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就过来试一试。如果不来,万一以后查出自己和这个孩子的血型相符,会内疚一辈子。”丛晓乾说,那天晚上,她也记不清自己擦了多少次眼泪。
求救电波发出后,在医院的验血窗口前,机关干部来了,教师来了,学生来了,出租车司机来了,很多农民工也来了。农民工李征是河南安阳人,今年28岁,来呼市打工半年多了。他告诉记者:“当时我刚吃完饭,就听到收音机里广播挽救张志全的消息,来不及多想,就赶到了医院,可惜我的血型和他的血型不相配,好在他现在获救了,我也放心了。”
目前,张志全病情稳定,情绪正常。张志全的姐姐哽咽地说:“大家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给了我们帮助,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我们会永远牢记大家的恩情。”
记者点评
检验社会良心的砝码
8月1日,在呼和浩特,许多人都目睹了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为了挽救一个陌生农民工的生命,上百人涌入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争先恐后地献血。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是八荣八耻深入人心的体现。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与珍惜。当一个生命在生死边缘挣扎时,全然漠视还是热心救助,是检验我们社会良心的砝码。实践证明,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真善美,正是无数颗爱心,才使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