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薪酬问题是本次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伴随现代企业诞生而出现的,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并以此为职业,将所经营管理企业的成功视为自己成功的专职管理人。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我国许多企业还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对职业经理人包括其薪酬的研究都刚刚起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逐步完善,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研究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管理的特定实践,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对于留住企业关键人才、合理激励职业经理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经理人薪酬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职业经理人薪酬和控制机制、职业经理人薪酬和公司治理、职业经理人薪酬和公司绩效、职业经理人薪酬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关系,以及股票期权、经理人流失等。目前内地学者对职业经理人的研究多集中在三方面:1、薪酬、绩效和敏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薪酬水平和结构的合理构建;2、利用各种理论(代理理论、管理者能力理论等)解释薪酬实践中的各种现象;3、对影响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各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但总体来看,内地学者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的研究结果很多是不一致的,比如绩效薪酬敏感度的不一致,最优合同观点和管理者能力观点的差别。因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有学者强调,促进我国民营企业更多地选择职业经理人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者认为,面对日趋激烈和复杂的竞争形势,当初大多依靠“胆大”、“关系”或者“吃苦耐劳”而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们已感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已不足以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民营企业家是选择传统的“子承父业”的家族式管理,还是“空降”职业经理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部分民营企业开始从拒绝“外来人”到主动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能有这种观念的民营企业家毕竟只占少数,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与会学者认为,尽管家族式管理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弊端也同样突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多元投资的股份公司都急需引入职业化的经理人才。
管理论坛上,两岸学者还就新世纪企业经营的新模式、不确定环境下知识转移与创新能力、模块化时代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升级、企业组织学习转化为知识资本的绩效管理、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及其治理机制等前沿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途径进行了研讨和交流。(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