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学生们在假期之中适当完成一些学科作业,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合肥市第55中学,暑假做作业可不仅仅是学生的事,60多名老师也和学生一样,必须要完成自己的“暑假作业”。
育人无“假期”
“给教师布置‘暑假作业’在我们学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合
给老师布置“暑假作业”,2005年暑假,学校的措施第一次推出,得到的不完全是喝彩。面对不同的声音,55中的校领导态度鲜明:教学可以分学期,育人不能有假期,教师在暑假里需要放松和休息,也需要充电和提高、学习和反思。“对,育人无‘假期’!”55中的教师们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纷纷自觉按照标准完成了“暑假作业”。
由于得到老师们的支持,今年暑假前,学校早早就布置了5项新的“暑假作业”:有阅读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论著,有阅读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有制定新的教改措施……其中量化指标是:写出两篇不少于5000字的文章,对所带班级三分之一以上学生进行家访。
同大师对话
亲近书籍,认真阅读,对教师而言应该是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但是,与闲暇时阅读相比,通过书籍与专业大师对话,感悟教育教学内涵,给教师们带来的是全新感觉。
“做不做‘暑假作业’还真的不一样。”一向喜欢读书的葛有宗老师,在学校里因常担任“差班”班主任,有着“班主任总预备队”雅号,他对中外教育家的论著有自己的体会。2005年暑假,按照要求,葛老师利用假期认真阅读了《反思中国教育》和最新版本的《教育心理学》,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当教师第一要热爱学生,第二要尊重学生,第三才是教育学生的“为师之道”。今年暑假,刚刚送走毕业班学生的葛有宗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作业”――阅读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蔡家元是个年轻的体育教师,体育课是一门最难上出名堂的课程。在完成“暑假作业”的过程中,他结合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的要求,找来各种资料学习借鉴,不仅撰写出的教研论文在全市获奖,而且还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与家长互动
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学校、社会、家长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对于55中来说,学生家庭文化程度不高、流动人口比例偏大,给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带来了许多困难。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合肥55中十分重视家访工作。从2003年开始,他们坚持开展“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活动,全校教师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学生家庭3000多人次。张应能老师班上的小陈同学,是个学习成绩突出的班干部,但在管理班级时常常因表现出的孤傲和急躁,引起同学们反感。正当张老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次家访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小陈的父亲残疾、母亲下岗,自己老是担心同学知道情况会看不起自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落差。问题找到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平时家访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为了进一步提高覆盖面,55中把家访列入“暑假作业”,让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炎炎烈日下,教师们走进一个个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刘劲松老师说得好:“家访虽然占用不少时间,但走的路多了,心与心之间的障碍就少了;走的路远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近了。”
“暑假作业”让55中发生着悄悄的变化:教师们“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自觉形成了,科技兴趣小组和文、体、美特长培训活动丰富起来,原本成绩平平的同学不仅能够顺利毕业升学,而且考取省级示范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