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育人于细节 润物于无声

2006-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吴晶 我有话说
在中国药科大学,每一位表现优异的学生都会有这样一段经历:每当获得表彰和奖励时,他们都会得到一份特殊的“奖励”――在校内外参加义务劳动,“奖励劳动”也成了该校校园里最光荣的事。除此之外,饱含祝福的餐券,捐赠爱心的特殊党费……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育人于细节,润物于无声,用校园生活的点滴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是光荣的,是值得尊重的”

中国药科大学于2004年开展了优秀大学生“奖励劳动”的活动,“用劳动来奖励优秀大学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加强他们对劳动光荣的认同感,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校党委副书记张福珍说。

2004年12月16日、17日两天,中国药科大学的67位同学首次参加了“奖励劳动”活动。获奖的学生自带劳动工具,认真打扫了学校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并在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对孤寡老人和下岗职工进行了帮扶工作。此后“奖励劳动”作为一个系列活动,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在学校和社会取得了强烈的反响。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名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这样写道:“入党之后感到光荣,但并没有觉得和原来有什么不同。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这种光荣感的分量,为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话。”

为情商再造架起“立交”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较重视智商,忽视情商。中国药科大学把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之一,提出了情商再造工程。经过调研和实践探索,中国药科大学构建了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网络体系,像一座四处延伸的立交桥架进了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

据该校学工处处长余永久介绍,这个网络不仅仅指电子网络,还包括教师情商教育理念网、家庭学校联络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师生互动网等,并且形成了人人参与、主动参与、全社会配合的大网络体系。在手机普及的今天,中国药科大学还想到了用短信的方式建立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之路。自从这一方法实施以来,有些老师有时在半夜还会收到学生问题的短信。

每年的研究生考试期间,该校药学院的考生都会收到院里发放的免费就餐券。而在就餐券的显著位置都会印有“珍惜人生选择,祝你考研成功”的语句。药学院党委书记李建军说:“让广大考生在最紧张、最疲惫的时刻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更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是我们的心愿。”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追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知识回报社会,是中国药科大学积极进取精神和参与意识的体现。在全校7800名学生中,共有4000余名实践者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在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该校团委副书记陈卫忠自豪地说:“每年全校组织各类暑期社会实践团百余支,整个‘三下乡’工作覆盖面达二十多个省市的城市和农村,社会实践参与率达98%以上。”

该校于2002年9月创建了影视制作部。这是全国理工科大学最早成立的影视制作部之一,制作人员全部是该校的学生。自成立后先后拍摄了《我的大学生活》、《想飞的日子》等作品。其中一位制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制作,现在看着自己兴趣和努力结合的成果,真感到欣慰和满足。”

将文科研究理科化是中国药科大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他们提出了“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永动前行的动态体系”,通过合理的构建,以“培养”、“确认”、“保持”、“带动”为轮,四轮循环联动,永动前行,带动高校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不断发展。2003年,该课题还申请了教育部软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