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夫子尊师为师的一生,深感夫子天命经世之师,终生与师字不解宿缘,一代师魂启夫子的一生,是我辈尚未完全理解的一笔精神遗产。
夫子一岁丧父,十一岁爷爷辞世,整个青年时代,家里多由爷爷早年学生
启功夫子三代单传,父亲早丧,爷爷就既是家里的支柱,也是夫子开蒙的老师。夫子画画的天赋,以及读书写字,都是由爷爷启蒙、深受爷爷熏陶的。京城居不易,夫子全家曾搬到河北易县爷爷一个学生给准备的房子里。后来爷爷也走了,夫子的教育,仍是靠爷爷的几位学生捐助的一笔款项取利息维持的。夫子早年拜师学艺,也多靠爷爷的师生交往,好几位帮助夫子读书作文的老师,都曾是爷爷的学生。封建伦常的天地君亲师,到了夫子这一代,天、地、君既不在,就徒显族贵人稀的血亲之缘与愈发珍贵的师生之谊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位老师举荐夫子,认识了启功一生的业师陈垣先生。夫子一生从教七十余年,找到了生命归宿。陈垣之于启功,非亲非故,一见之下,只有两个字:赏识。仅仅因为赏识,陈垣先生强烈坚持看好启功,而启功夫子很早就表现出读书教书的才具与性情艺术的天分,终成一代大师。
1971年,陈垣先生逝世,夫子有挽联说: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我第一次看到这幅挽联,被震动了:是“同父子”不是“如父子”。如与同字,同属平声,夫子这么说是有真心在的。回顾夫子生平,更被“同”字感动。陈垣先生在时,夫子是这样做的;待到夫子说时,已在挽联中了。
启功夫子借着陈垣老师之名,总结过一篇著名的《上课须知》,其辞浅、其意真,堪称通人之论。虽然只有九条,可以作为千百万教师操守之根本,文章朴实恳切,并不很长,抄录如下:
一、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和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样下场?你还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五、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
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七、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记下以备比较。
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学生打哈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的多么用力也是白费。要在学生座位行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地方,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觉兴趣,不怕来问了。
这些经验之谈,是夫子老师教给夫子的,更是夫子一生教学经验的总结,循循善诱,尊重学生,贯穿着夫子接人待物的一贯谦逊有礼,富于正见的性情。
一个好的老师,是人精神成长的父母;一大批有学养有操守的教师,才能滋润人们精神的荒芜。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夫子西行一年,我师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