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反恐斗争背景下,作为国家处突维稳的主战力量,武警部队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凸现,这对武警部队院校培养高素质新型反恐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催生出知识军事,
突出中国武警特点,构筑武警院校建设基地,首先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学科建设的“特色”应包涵三层含义:“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
“人无我有”,是特色的特殊层面。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形成学科建设的特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今天,这种特色对于一所院校来讲,其生长将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建设过程。针对武警部队完成反恐维稳任务面临的新形势,加大武警指挥学、军事通信学和警用装备学等学科建设力度,是“人无我有”特色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人有我强”,是一般层面。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特色更多地反映在实力上,反映在学科群的综合协调发展上。
“人强我新”,是学科建设中的最高层面,它强调的是创新,是强中有更强。这个层面追求的是学科建设中创新性水平和领先地位,要求建设者在实践中,要有填补空白的勇气和胆识。
武警部队院校起步晚,基础相对较弱。要想在信息化条件下完成院校崇高的历史使命,必须增强竞争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形成发展理念,以超前的视野确立战略目标,以一流的标准制定战略举措。在军事理论学科中,要适时引入反恐怖斗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使人才的培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在专业学科教学中,突出通信、电子技术和反恐装备、器材研制的教学,让学员了解、熟悉、掌握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要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部队反恐作战的新任务,把反恐战法教学作为军事理论研究的重点,组织学员学习和研究政策攻心、武力打击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战法,从而为完成反恐维稳任务奠定战术、技术理论基础,为培养新型军事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平台。
注重机制创新。机制创新的核心是要打破传统的“平衡”,通过鼓励竞争、鼓励脱颖而出来汇聚创新队伍。从当前的形势看,人才培养的机制,重在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的超越发展,要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跨学科交叉发展等方面鼓励年轻人的创新行为。为此,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为目标,围绕“编制、设岗、考核、待遇”,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造就学术大师和培养青年骨干为核心,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鼓励与竞争相结合,提高学术水平与加强师德建设相结合,坚持学术民主,加强教师、管理和专业技术三支队伍的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兴院”观念,坚持以学科带头人为牵引,引进与培养结合,催生特色拔尖人才;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重点学科专业领域为支撑、重点课程为平台,采取吸纳人才、项目资助等形式,打造特色学术科研创新团队。同时,不断发挥这支力量的作用,加大部队执勤、处突和反恐作战急需的警用和非致命性武器装备、信息化传输及信息安全系统研究力度,逐步建立起与全军重点院校相适应科技创新体系,为院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为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