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谈杂议

2006-08-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我是赞成易教授利用现代传媒传播传统文化这一做法的。有学者担心易教授可能会误人子弟,其实大可不必。听众不是为应付考试来听讲的。再者,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仁者见仁是很正常的。

一个学者讲历史故事,恐怕会比一个民间艺人讲得更出彩。

马鞍山市国土资源

局李小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大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现代传媒来学习一些文史知识,借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也是很好的事,至少比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喝酒打麻将要好。余秋雨、刘心武、易中天这些学者在电视媒体上频频露面,就起了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他们为普及文化所做的工作,应当得到尊重和鼓励。

淮阴师范学院魏家骏

读了易中天先生的《传统文化对接现代传播》,对他的创造性劳动表示钦佩。易先生了解当下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将中国历史和文化掰开揉碎,用人们所喜欢的方式讲出来,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祖国的优秀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同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既是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普及。

少数人才能看懂的东西可能是理论很高深的,但能使多数人明白且感兴趣的内容未必就不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成果。易中天先生进行的传统文化对接现代传播的成功尝试,由于其深受大众的欢迎使其学术研究和成果走向了大众,其贡献要比单纯的学术研究更有意义。

武夷学院管理系周玉文

传统文化对接现代传播,这个命题很好。不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就会萎缩!光明网友老夫

埋头学术的人固然可贵,但在当今知识界,有担当能弘扬传承文化,激发大众学习兴趣的,更加难能可贵。易中天教授的出现应当值得高兴和欣慰!希望出现更多易老师,而不是文人相轻的酸秀才们!

新华网友

用现代传媒的方式来发扬光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一个挺不错的创意。从这一点上说,包括易中天先生在内的先后登上讲坛传播传统文化的“坛主”们,可谓功不可没。当然,学无止境,人无完人。纵然在解读过程中出现的见仁见智甚或解错并由此引发的争议,那也没啥了不得。要对易中天等学人们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更要以一颗平常之心,面对易中天等学人们的走红。

安徽铜陵有色机厂张邦来

一般的人没有兴趣、没有时间、没有水平去研究历史、文学。易中天就是让没有兴趣的人培养了兴趣,让没有时间的人有了快餐历史,让没有水平的人可以浅显易懂,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一家人都挺喜欢易老师的,特别是我儿子,听了易老师在中央台的讲座,就开始喜欢历史和厦门大学了。

新华网友

文化领域应该是多种成分同时存在的,百花齐放满园春,而不是只有歌星、影星。也不是只有一个易先生,应该有更多的张先生、王先生,不一定讲三国,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像易先生这样!

新华网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