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整个中国高教史来说,这也是件大事。
2000年6月12日,以往意义上的吉林大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五合一”――原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吉林大学。
这一合,合得惊天动地――合成的是一个中国高校史上鲜有的
这一合,合得令人心悸――这6万多枚“吉林大学”的校徽该怎样真正挂在每个人的心里?
从五个到一个
对于个人来说,合不过的,是感情――不同校区、不同职位的感情。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一个老教授说,我在这里上学、工作了几十年,怎么这个名字说没就没了呢?
但在理智面前,所有的情感都应该服从。一位坚决主张合校的教授认为:“没合校前的各个学校,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能算是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大学,只有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才能有实力在国际上扬名。”他认为,都抛开个人利益和面子,很好合。
原来的5个“家庭”,现在成了一家。也正因为有了每个教职工的识大局、顾大体,才有了新的吉林大学的和谐局面。
从分散到整合
对校领导来说,千头万绪的工作都是把一盘沙堆成一个塔。
这个凝结,就是改革与利益的较量。党政机关的组建、干部的重新聘任,还有院系与学科的调整,不是简单的“洗牌”,而是必须经历的阵痛。
按照相关规定,高校党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为10-20个,而原5校的机构至少有100个。在最终确定的36个机构里,涉及的中层干部聘用更是个大难题。
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是公开与公平。述职、考核、张榜、任命,一切程序都在全体员工的注视下进行,不到3个月校部机关人员到齐,不到一个月,处级干部选拔完成。紧接着,学科调整与学院重组、制定基本规章制度,学校很快在新体制中运行起来。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校区机构调整和工作的磨合,实现了吉林大学一个体系、一个班子、一种制度,使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步入新轨道。
从整合到融合
对于新的吉林大学来说,难的是形式上的整合,更难的是全方位的融合。因为合校不仅仅是组织形式上、管理体制上的合并,更是教职工和干部思想上、观念上、行为方式上的融合。
围绕促进实质性融合,学校党委作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与体制、学科、规章的整合相比,思想上、观念上、行为模式上的融合需要更多时间,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需要更为科学的引导,需要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创造条件。就在这磨合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使吉林大学找到了新思路――“和谐吉大”这个概念比“实质性融合”更为清晰,更富有积极意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着力点。于是,在今年年初的学校工作会议上,学校党委正式将构建和谐吉大确定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2004年,吉林大学又成功实现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合并。从此,六所院校合并一处,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9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6万多学生在这里完成人生的“储备”过程,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