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银川8月26日电继去年在宁夏灵武发掘出5具蜥脚类恐龙化石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在同一地区发掘出多具蜥脚类恐龙化石。(本报曾在去年11月11日二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去年的发掘)其中,最大的个体可能是著名的梁龙,作为亚洲的首次发现,它们有望在恐龙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方面建
记者在发掘现场观看了现场直播。这次发掘的3号坑,在去年发掘的1号、2号坑之间,相距只有几十米,均产于同一地层。经过前期的发掘,恐龙化石的基本轮廓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次发掘的恐龙既有3只体形巨大的成年恐龙,又有一只形体较小的幼年恐龙。除暂时没有发现头骨外,恐龙的其它部位化石均已发现。其中个体较大的恐龙的肩胛骨化石长达1.8米,就连一只恐龙的后爪趾甲也有0.25米,足见其体形之大。尤其难得的是,有6个排列整齐的椎体紧密相连,神经棘骨骼关联程度很好,保存相当完整。而颈骨的发现,可基本确定头骨埋藏的大致方向。
就在现场直播接近尾声时,专业人员发现了恐龙头骨和22颗牙齿。迄今为止,发现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头骨不超过6个。据专家判断,在1.6亿年前,灵武及周边地区曾是恐龙的世界。地下应该埋有大量的恐龙化石。有关部门将继续发掘。
据介绍,灵武恐龙是罕见的庞然大物,而它们的头竟不如马头大。为了维持生命,它们不得不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进食。作为一种在食物链上处于较低层次的食草动物,它们的生存可能处于劣势。它们大约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
在直播现场,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为“灵武恐龙地质公园”揭牌。马启智表示,将很好地保护、利用这一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