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曹来英一年挽救18位危重孕产妇生命

2006-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夏静 通讯员 代希奎、张才刚 我有话说

本报讯一年前,年过半百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曹来英,主动请缨,走进大山,扶危救困,致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赢得当地农民的信任和爱戴。卫生部部长高强了解到她的事迹后,写下感言:“细微显精神,平凡见忠诚。矢志终不渝,一心为人民”。

2005年7月4日,52岁的曹来英作为由卫生部、

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持农村卫生工程”的一名成员,来到湖北恩施州咸丰县,成为湖北省下派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名成员,肩负起指导全县实施“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重任。

地处川湘鄂三省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县咸丰县,是恩施自治州最偏远的地方。当地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70%。听说省里来了专家,有的山民天不亮就起床,走几十里山路赶到县城看病。

2005年8月14日下午,曹来英在恩施利川结束了一项交流活动返回咸丰。车行至距县城90公里的黄金洞附近时,突遇雷雨大风。就在此时接到电话,一名叫李辉的产妇大出血不止,请曹大夫速回。崎岖的山路,复杂的地形,即使正常行驶,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更何况这样恶劣的天气。曹来英一边催促司机加速,一边通过电话指导在场医生紧急抢救。由于出血太多,现场医生徐宗洲提出切除子宫来止血。曹来英却坚决反对:李辉才28岁,刚出生的孩子由于早产,情况不乐观,若子宫切除,她就不可能再生孩子了。曹来英转而让徐宗洲用一种多年来摸索出的办法:止血带扎住患者子宫下端的动脉。非常规的止血方法,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40分钟后,因晕车而脸色苍白的曹大夫“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手术室,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产妇的生命。术后,曹来英简单地扒了两口饭,又守在了患者床前。在这天的日记上,她写道:“晚上11时,产妇退烧了,这是第三例抢救成功的病人。”

由于山高路遥,当地很多孕产妇选择在家生产,因卫生条件和技术手段有限,每年都有多名孕产妇死亡。为改变这一现状,曹来英主动深入村村寨寨,调查研究,现场诊疗。一年内,她走遍8个乡镇、40个村,接诊2668人次,下乡镇指导和实施手术268次,使18位危重孕产妇转危为安。曹来英到咸丰的一年里,全县再没有出现一例孕产妇死亡病例。“降消”项目以全优成绩通过全国检查。

曹来英意识到,每次下乡送医送药,诊疗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解除一小部分患者的病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提高市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就医难题。

曹来英被誉为“湖北B超诊断第一人”。20多年,编写了多部B超诊断医疗教材。在咸丰工作期间,曹来英把多年来潜心研究的B超在产科学上的临床应用技术和失血性休克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咸丰的同行们。在日常工作中,她还对当地医院住院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一予以总结规范。

为培训咸丰的县、乡两级妇产科医生和妇幼保健人员,曹来英坚持白天上班、备课,晚上七点至十点亲自主讲。由于过度劳累,双脚肿胀。县人民医院的同事恳请她休息,她说:“我在咸丰的时间只有一年。我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为咸丰做些事。”

2006年6月下旬,一年下派期满,一些曾经接受曹教授诊疗的患者自发为她送行。曹来英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在咸丰工作的一年时间是短暂的,可我与这里的同行、这里的农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的那份真诚和真情,使我激动和感动。如有机会,我一定再来咸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