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彦佩、赵伟平记者潘剑凯)浙江省上虞市覆卮山半山腰上的石河群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被确定为第四纪冰川遗迹。有关专家称,在中低纬度发现如此大规模石冰川群实属国内罕见。
据介绍,覆卮山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石河有十多处,最长的一条石河有1000余米,最宽处在50米左右。8月24日,中
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专程来上虞市对其进行现场考察。专家对如此多的石河景象发出了“壮观、神奇”的感叹,并发现了冰臼、冰斗、冰溜面、冰川漂砾、U形谷、角峰等冰川遗迹的许多显著地貌特征。根据这些石河坡度陡和海拔较高的特征,专家确认这是形成于二百万年前的第四纪世纪冰川遗迹,类别为石冰川,其岩石成分为2亿年前侏罗纪的火山碎屑岩,质地比较坚硬。据介绍,石冰川是指由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巨大冰川漂砾,经后期极度寒冷气候条件下(即冰缘气候)的反复冻结――融化――再冻结――再融化……使巨大的冰川漂砾不断向河谷、沟谷方向运移并呈线状分布的地貌特征。韩同林告诉记者,石冰川一般在高纬度上生成,在他的地质考察生涯中,只在青藏高原上发现过,但在中低纬度发现如此大规模石冰川群实属国内罕见。
在其后的考察中,尤让专家兴奋的是,在岭南乡龙山村村口的茶园边,发现了一处由大大小小石块和土层堆积而成的断面,经过现场采样,得出这就是冰川遗迹地貌特征之一的冰碛物。据专家介绍,该冰碛物是冰川退缩过程中融化后形成的堆积物,分为两层,上层由大小砾石和玄武岩组成,按石块大小排列较为规则,系冰水搬运沉碛的结果,称为冰水沉碛;下层为土层及大块基岩组成的,排列杂乱无章,是冰水搬运作用中就地堆积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碛。从现场察看中,专家认为,从冰碛剖面所裸露的石块外表已变成泥土来看,风化厉害,其形成年代至少在百万年前。专家称,冰碛物一般很难找到,其对测定覆卮山上的石冰川构成年代,曾经经历的地壳运动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关专家认为,上虞覆卮山冰川遗迹的发现将对古环境变迁、古迹考证、古气象等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并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