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源于我国古代医学圣典《黄帝内经》,它认为人与大自然是相通相应的,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防病养生,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而且提出了“顺四时而适寒暑,和息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养生原则。即:
现代人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工作紧张、生活内容丰富的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常常用身体作资本去打拼。在吃了许多亏之后,才逐渐认识到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养生文化是科学,回归自然才逐步成为主流意识。例如遵守四时的理念就是非常科学的。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每天和每年一样,都有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我们说睡眠是第一大补,只有跟着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保证良好的休息质量,“借天力还以人力”,才能搭上自然规律运行的这辆车,使身体处于正常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亚健康状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很有意义的。
传统养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直接相关,而且有规律可循。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不断总结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传统养生成为一篇大文章,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比如人人都说自己会走路,但未必明白走路的道理。所谓“人老腿先老”,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正视前方,集中精力于腿上,才能使人体的精华物质通过经脉顺畅地送到膝、踝部,保持腿部的强健,不致神散气走而使人感到疲乏。再比如吃,传统养生认为,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吃下去的东西能否被气化和吸收,变为人体所需的营养。
传统养生是对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它虽显深奥,但却密切结合着人们的生活实际,有的道理甚至很简单,就像“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民间经验一样能够把握,而且实用性很强。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它,掌握它,用它来为今天人们的健康和养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