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熊猫”起死回生的法官

2006-08-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整洁的厂房,井然有序的生产流程,畅通的销售网络,谁也不会想到,如今年产值达6000万元,400多名职工的广安熊猫照明有限公司,几年前还是一个交由法院审理的破产企业。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占领北方电筒市场

的“熊猫”电器,由死亡到回生的命运,与一个叫王健的法官息息相关。

今年刚满40岁的王健,2005年11月被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为审判员,主要负责普通民商事案件和破产案件的审理工作,安阳熊猫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还债一案,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当时,“熊猫”已宣布破产两年之久,身负巨额债务之外,企业由于多年问题未决,上千名职工切身利益得不到落实,动辄上访告状,是当地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作为案件的第三任主审法官,王健可以做旁观者,只要把握好破产程序就算尽到了职责;但要使破产企业职工能够得到最快的安置、财产能够得到最大的变现、破产企业再生后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得付出百倍的艰辛,王健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企业原领导班子进行重组生产,没有多久就失败了,后来出租给了一家民营企业,但收购款要分八年付清,与法院和清算组的要求差距太大,于是把目光撒向了全国,利用多种形式,与中国最大的电筒企业广州电筒工业公司取得了联系,广州公司同意以1600万元收购熊猫公司破产财产。之后陆续投资已达2400万元,全部职工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让我们从这个浓缩了王健和他的伙伴们两年心血汗水的过程中,撷取几个他们习以为常的镜头:

为了让职工弄懂破产程序,稳定情绪,王健将《民法》、《破产法》、《劳动法》、《土地房产法》一系列条文深入浅出进行讲解,回答职工疑问,只能利用晚上做文案;

他与清算组的同志用了四天时间,行程2800多公里,对电筒市场进行了考察,部分启动生产,解决职工燃眉之急;

他带头从家里拿出2万元现金,筹措出近10万元资金推动资产变现;

为了节约有限的经费,他和清算组同住在厂区简陋的办公室内,烧煤炉自己做饭,前来审核的银行工作人员招待饭也是一碗面条,对方被深深感动,想方设法解除了抵押;

为了让企业有最好的收购公司,王健在广州最便宜的旅馆里住了一个月,先后和30多家企业接触谈判,定下了如今的公司……

当数百名职工自发组织起来,给安阳市政府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送去“官正民清”、“法正民心顺”的镜匾,自豪地说“熊猫又活了”时,当有评论称该案的审理实现了破掉一个企业激活一方经济的目标,实现了大的债权人满意、职工满意、收购方满意、政府满意、法院满意的多赢局面时,王健又先后接办了安阳塑料厂破产还债案,安阳金属制品工业公司破产案件,使破产财产得到了最大的变现,所欠职工各种款项的清偿率从预计的22%变成了100%。并且缩短时间,大大降低了破产成本,再一次实现多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