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听讲座,成为京城时尚

2006-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位鲁平 我有话说
讲座,曾经囿于高校,成为莘莘学子获取知识得天独厚之途径。而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这种形式已经冲破藩篱,出现于图书馆、博物馆、书店、媒体,服务于更多听众。如今,听众们在网络上可以随时查到讲座预告,也可以在网站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听讲心得。听讲座,已然成为人们求学求知的一种时尚。

讲座在京城遍地

开花

记者了解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系列讲座或专题讲座。除了少部分专业性极强的讲座外,常设类讲座都拥有着广泛的听众基础。他们中有知识分子、学生、干部、退休职工、下岗工人,囊括了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

纵览京城的各类讲座,影响较大的如国图的“文津讲坛”、现代文学馆的“在文学馆听讲座”等都已开办了数年。据统计,始于2001年元旦的“文津讲坛”,至2005年底,已经举办了300场,听众达到4万余人次。而在现代文学馆隔周举办的讲座,从2000年7月30日至2006年5月,已近200场,以每场400人保守估计,现场听众已超过8万人次。此外,平均每月一次的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自2004年4月开始以来,累计接待听众5600人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今年1月到8月,共举办14场公益讲座,听众也已接近3000人次。三联书店自7月15日起开设的周末《“文史悦读”消夏读书会》,场场座无虚席,在能够容纳300人的现场经常看到站着聆听的观众。而由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办的各类讲座更是定位于不同目标人群,从“商务讲坛”到“文轩讲堂”,内容应有尽有,仅从2005年6月到2006年8月,就已开办80余场,吸引了大批听众。

讲座的公益性、高品质吸引了大众

讲座受到热捧,说明现代都市人急需这种文化传播形式,它使大众找到了一种直面学者接受知识的新途径。同时,也使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得以与大众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形成精英与大众的和谐互动。

著名画家、美术史家黄苗子讲《诗、书、画的相互关系》、北大中文系教授乐黛云讲《文化自觉与文学研究的新契机》、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世德作的《金瓶梅》系列讲座、北大中文系教授周先慎讲《潘金莲》、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讲《明清家具的审美比较》、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泓讲《从大汉楚王陵出土兵器看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记者随意在国图、现代文学馆、国博的讲座目录中浏览了一下,就看到令人仰慕的大家比比皆是。“以我们的经验,讲座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讲座内容的高品质。”多年从事讲座策划和主持的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说:“我们的讲座在演讲人的甄选上十分审慎,主讲人一般都是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详实的内容和深刻的表述使我们的演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而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维持这种文化含量。”

在民企任职的听众张谦认为:讲座的火爆与讲座自身的传播形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时下的讲座专家水平高,在切入点上结合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讲述方式上也图文并茂,因而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讲座的公益性无疑是吸引大众的另一重要因素。据了解,京城的多数讲座都属公益,采取提前领票的形式。大多数专家也是免费出场,分文不取。有的讲座虽然收取一定费用,5元至10元,但由于讲座所邀请的专家水准高,听众也愿意出这个钱。

“讲座不收费,那你们举办讲座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讲座主办方的回答是:我们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为公众和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傅光明一再强调:“我们现在不收费,并且永远不收费。我们既不跟风头,也不造噱头,而是要一心一意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公益讲座。”

讲座让生活充满快乐

走进那些常设的讲座现场,在大家刚刚落座、演讲还未开始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听众相互致意。显然,长期听讲座使他们成为了“老相熟”。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部的俞莲说:“不知不觉中,到现代文学馆听讲座已有3年了,如果没有这些讲座,我完全不敢奢望能当面聆听这么多大家的演讲,并有机会提问和交流。”一位署名“忠实听众”的网友这样留言:“这是一种智慧的泽被。”退休工人李秀兰写给傅光明的信道出了听众的心声:“听讲座,使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我爱学习,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学无止境。很感谢义务讲座提供这样的机会,听讲座常使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王新协、曹松龄夫妇由于缺了几次讲座,总感觉心里好像缺了点什么,幸而从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补了课,方感释然。可以说,听讲座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如有学者说,求学门槛低,时间成本少,相对效率高,决定了讲座在城市“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讲座作为终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城市人群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近讲座,感受讲座”,傅光明道出了自己的愿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