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双肩挑,青春的历练

2006-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我有话说

谷振丰告诉自己:你已经是清华航院大一新生的辅导员了。他也在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好。

他还是清华航院研一的学生。

八月份,正是大一新生军训的时候,他和学生们住在一起。清早六点,起床。六点十五分,宿舍楼下等待学生集合。在学生们操练的时候,他就会在一旁静静观察他们的表现。辅导员就得要做好军训

同学的后勤保障、思想保障、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一点他很清楚。

迎接新生、组织班级工作、体检、参加各种校级活动……半个多月的时间,让他感觉并不轻松。“当辅导员,的确很费心、很费神。”但这是他的梦想,“在清华当辅导员,是一种荣誉!”

四年前,谷振丰就把他的辅导员当作自己的偶像,想像着自己也能像辅导员一样优秀。

现在,那些新生也开始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

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辅导员,只有那些业务学习和政治思想上都过硬的同学才可以成为辅导员。新生已经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他们年轻的辅导员不仅是学校特等奖学金的获得者,而且作为国防生,他已经选择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现在,他刚刚开始直博生的学习生活。

这就是清华的传统:新生们最初从辅导员那里看到了“优秀”学生的存在,知道了“优秀”的标准,也知晓了自己将要向何处发展。一年年,一批批有为的学子加入到这个群体,“双肩挑”辅导员队伍不断充实、发展。

1953年,清华的老校长蒋南翔亲自倡导创立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如今,这支队伍奋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和学生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为学生的健康成才、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清华设立“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50多年的历程中,曾经活跃了3000多个年轻的身影。他们有的成为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有的成为共和国建设事业中的兴业之士,有的成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职务的治国之才。

对许多有着辅导员经历的清华学子来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是一种青春的历练。

入口:挑选拔尖人才

这些优秀的人才是如何选拔的呢?

经历了最初的社团工作岗位锻炼、系统地培训、考核,谷振丰才走进了辅导员行列。“这可不是临时决定,一锤子买卖。”他体会。

为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清华坚持从低年级开始选拔一些基本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后备力量,有计划、系统地加以培养,为了保证辅导员的业务和工作共同发展,还请院系和业务导师共同为辅导员制订科学合理的业务计划。

打好基础之后便是选优工作了。一般来说,在大二下学期期末就要初步确定本届学生中适合作为将来的辅导员或主要学生干部培养的人选。在确定了培养对象之后,要根据学生干部的特点和培养方向的需要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岗位。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从培养对象中挑选一部分德才兼备、工作能力较强、在同学中有着较高威信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专项再培训。经过一年的再培训和考核,实现优中选优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谷振丰的笔记本里,记者看到他井井有条地记录下每天的日程安排、工作内容。刚入行,工作虽然紧张,应对起来却是从容不迫。其实,每个阶段辅导员都有着明确的工作职责:要完成的思想教育及事务性工作、党建工作的详细内容;指导所负责各班级进行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各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其他部门配合,做好贯穿全程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导向素质教育……

尽管有学习的压力、未知的挑战,谷振丰依然充满自信,“行胜于言。辅导员就是学生的榜样,这比说一千遍都管用!”他相信,这是一份“大有出息的负担”,自己会努力做得更好。

成长: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教师申请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要有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从清华的这条规定,你可以看出学校对辅导员的看重。

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陈希说,“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模式。

曾经,“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培养出了又红又专的拔尖人才,今天,这项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显现出它独特的育人优势。根据2005年的统计,70%的辅导员课程成绩排名在专业前1/3,奖学金的获奖率为71.4%,远高于全校研究生的平均获奖率。

有收获,也有困惑。无疑,辅导员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会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呢?

“一定要做科学的安排。当然,这也有一个适应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岑松,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有着几年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他这样认为理解。

清华为辅导员提供了不错的学习平台。学校为辅导员编印了《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工作手册》、《辅导员之友》等书籍和内部刊物,并举办每年一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和每月一次的辅导员沙龙。

他们渐渐学会了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协调不同任务、平衡不同目标的能力有了提高,承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增长,更加自律、务实。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证辅导员的岗位津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于本科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的青年教师,保留其研究生入学资格。教师担任辅导员的,学校在其业务进修、外语培训、出国等方面给予支持。

岑松的认识印证了许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的感言:“年轻时进行一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训练,学会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对今后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都会大有好处。”

出口:引导学生立大志、成大事业

岑松对导师龙驭球院士的话记忆深刻:教书,不光是传授知识。育人,可能更重要。

如果说,把辅导员的选拔看作入口的话。对辅导员而言,出口,就是他的教育成效,对“培养人”的中心目标负责,这点在学生毕业时尤其突出。

在就业引导工作中,他常常告诉学生,清华学子在面临择业的时候,一定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行业、部门和地区。

欣慰的是,连续三年,到航天、航空、航海这些重要行业、重要部门的清华学生越来越多。

其实,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辅导员自身就带头到重点单位和重点建设地区就业。2005届毕业辅导员160人,其中参加就业的人中,到重点单位就业比例为63%,超过全校到重点单位就业比例20个百分点。2006届拟毕业辅导员219人,截至目前,在已签约的人中到重点单位就业比例接近74%。

50多年的风雨洗礼,结合学校新的实际,今天的“双肩挑”辅导员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学校设立了党建辅导员、网络辅导员、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等一系列部门岗位,研究生中的政治辅导员制度也得以建立和逐步完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