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考核验收的“钢城”
马鞍山的知名度缘于马钢,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钢铁企业之一,马钢曾经让马鞍山一举成为共和国版图上美丽的“江南一枝花”。但是,“钢城”的特性,使马鞍山一度成为环境污染负荷沉重的“灰城”。
“不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和谐问题,就没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沉重的环境压力面前,马鞍山市抓住实施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关键,先后投资200多亿元实施环境治理工程和综合技改工程,决心重现青山绿水艳阳天。
作为“主要污染源”,马钢把污染治理既看成是对计划经济年代的“还债工程”,又当作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生命工程”。通过提升技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企业完成了500多个治理项目,消灭了黄尘、烟气、废水“三大污染杀手”。不仅使生产环境彻底改变,而且随着水循环系统、干熄焦技术、负能炼钢工艺的实施,吨钢综合能耗指标跃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前列。
“污染严重的项目,就是每天生产黄金也不能上!”是马鞍山市委书记丁海中的一句名言,掷地有声,表达了马鞍山偿还环境旧债决不能再添新账的决心。在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马鞍山设立严格的“绿色门槛”:新上项目凡选址不当、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无论投资多少都不予审批;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坚持化工、冶金、矿山开采等项目审批权限不下放,环境景观区域、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审批权不下放:属于区县管理的企业,只要列入控制名录,项目环保一律市环保局终审。从2001年以来,145个项目遭遇了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
环境的改善,老百姓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天蓝了、水清了、树绿了、居家生活安静了……据监测,马鞍山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339天,优良率达92.9%。酸雨频率仅为4.3%,噪声指标一直处于好、较好等级。今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批准马鞍山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安徽、中部六省和全国钢铁工业城市中的“第一个”。
生活:多项人均指标雄居长三角16城市前列的“宜业宜居城市”
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宜业”与生活舒适的“宜居”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但是,马鞍山不仅保持了经济各项指标连续多年的高增长,而且居民生活舒适度也水涨船高。
马鞍山已经连续3年在全省17个市中夺得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论国土面积,马鞍山不到安徽的1/80,论人口仅为全省的1/50,但经济总量却超过全省份额的1/7。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67美元,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均超过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其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的增速还居于16市首位。
有趣的是,为了赶超先进,马鞍山把经济参照往往更多的瞄准“长三角”城市群,而“长三角”企业也十分青睐马鞍山。这几年,马鞍山实际利用的大量省外资金,80%以上来自苏浙沪。许多投资者坦言:马鞍山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保持着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也是一个“诱惑”。
为了实现“宜业”和“宜居”的和谐,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入手,施展着一个个“大手笔”――政府投资3亿多元,引江济湖,截污治理,并把焕然一新的雨山湖、佳山等全市的所有公园,对外免费开放;投入8000万元置景造绿,重新构建立体绿化网络。在这个建成区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目前城市绿化率已达到43%,进入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行列。
和谐:政府对相对弱势群体生活实行“五有”保障
马鞍山人均收入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最新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第二名城市高1300多元。对此,马鞍山市市长姚玉舟却保持着一种忧患:“人均收入再高,也不代表所有人的生活都衣食无忧,相对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关注。”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和谐文化理念,让相对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在马鞍山,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被简称为“五有”的社会保障目标,就是要让全体人民“有饭吃、有医疗、有房住、有学上、有水喝”。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真正实施起来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让弱势群体生活实行“五有”,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马鞍山从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入手,在加快发展经济中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采取政策引导、社会帮扶、政府服务的多种方式,使昔日国有集体经济比例占90%以上传统工业城市,在体制转变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3.2%的低水平。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养老、失业和低保保障标准,使全市低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以年均25%的幅度快速增长,到去年已经达到5500元。
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生活和谐、城市与农村和谐……凭借洋溢着丰富和谐文化内涵的执政理念和务实工作,马鞍山正在变成一座幸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