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综合观测站
珠峰综合观测站
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
地球动力学、生命科学、气候学……青藏高原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如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揭牌在即,科研人员已经在鲁朗站、纳木错站、珠峰站开始工作――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一个“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
腹地观测:站在青藏高原研究前沿
青藏高原研究在我国已经开展50年了,曾经组织过4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取得了珠峰新高度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所说,我们还需要在高原腹地开展长期、系统、连续的科学观测和考察。
2003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目的就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科研人员选择在珠峰、纳木错和鲁朗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野外台站,并以台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观测点。纳木错站绕湖就有10个固定观测点,珠峰站最高的观测点建在海拔6500米。这3个野外台站的观测内容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珠峰站的观测重点是大气边界层,大气湍流和辐射系统、天然地震观测、沙尘暴观测等;纳木错站的观测重点是冰川变化监测、水体理化特性监测和大气监测的综合集成;鲁朗站则把重心放在林内土壤温度和湿度、土壤热通量和光合辐射、立体气候观测、藏东南4条冰川的物质平衡监测等方向上。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说:“青藏高原特殊地表过程及其区域环境效应、青藏高原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两年多来,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表SCI文章73篇,获批专利4项,论文大多发表在国际知名科学杂志上。
平台建设: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专家说:“珠峰、纳木错、鲁朗三个野外台站不仅是所内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中国科学院内、全国青藏高原研究人员的工作平台,更要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平台。”
在纳木错站,记者见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她的工作是采集草原植物标本。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兰州大学、拉萨大学、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有些科研单位已经进驻拉萨部,有些正与青藏高原研究所共同开展研究。
青藏高原研究所深入高原腹地的野外台站还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德、日等国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纷纷主动要求开展合作。去年,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中、美、日、德科学家一起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今年,青藏所又同英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等国联合申请了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并得到批准。难怪陈宜瑜说:“青藏所是中科院各研究所中最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科研单位的研究所之一。”
除了是科研平台,青藏高原研究所还有希望成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科技发展的平台。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地表过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提出前瞻性的适应对策,不但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政府对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的建立给予了巨大支持,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吴英杰在听了有关高原人与自然及医学生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报后高兴地说:“都说基础研究与人民生活距离远,可我看这些研究都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希望青藏所拉萨部多为自治区培养科技人才,还希望它能成为科普教育的平台,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设备缺乏:制约青藏高原研究深入发展
纳木错站位于纳木错湖南岸,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高寒草甸,背靠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峰,距旅游圣地扎西岛只有5公里左右。对只呆上一两个小时的旅游者来说,这里或许是天堂,可对常年工作在这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
虽然叫“台站”,不过是个200多平方米的活动房屋,餐厅、会议室、宿舍、实验室都挤在里面,科研人员多的时候有人就只能住在帐篷里。这里海拔4700多米,夏天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0%左右,冬天甚至会降低到40%,不但不能洗澡,吃、穿、住、行,每一样生活必需品都只能从拉萨运进来。这里与外界几乎隔绝,没有电视、网络和电话。助理研究员韩文武在站里呆了1个多月了,他说:“要不是你们来,我们几个星期也见不到外人。”
条件艰苦是野外台站的共同点,但科研人员没有抱怨过一句。对他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工具缺乏和科研设备不足。珠峰、纳木错、鲁朗每个台站各配了一辆国产皮卡,动力性能不好,安全性也不如越野车。有些观测点根本没有路,别说冬天大雪封山时寸步难行,就是平常也经常出问题。“去年冬天站里一个同志患了感冒转为肺水肿,生命垂危,皮卡根本爬不上海拔6000多米的那拉根山口。要不是山下及时有越野车上来,这个同事就牺牲了!”提起这件事,纳木错站站长康世昌研究员还心有余悸。可就是这么辆车,到观测点,去拉萨拉食品,到山下洗澡……都得靠它。有时候实在安排不开,科研人员就只能骑自行车去观测点,最近的一个观测点也要50公里。
汽车、船只、科研设备不足严重制约了科研的深入开展。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冯仁国坦言,同国外相比,我国在资金、交通工具和设备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他说:“高原上的野外台站投入千万元以上才能形成规模,现在每个台站投入不过一百多万元,缺口太大了。”
未来,青藏高原研究所确定了作出重大创新贡献的三个领域:青藏高原关键地质、地貌和沉积过程与深部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环境和大气过程及其各圈层相互作用,青藏高原现代全球变暖背景下的生态过程、人类活动和适应对策。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专家说:“到2010年,我们将培养一批国际上有影响的科学家,作出一批重大创新贡献,为中央和有关部门提供一系列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报告……那时,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将初具雏形!”(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纳木错站依托野外监测平台加强国际合作
以2005年8月开展的中德纳木错地区环境变化联合考察为契机,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开始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2006年8月7日―8日,隶属美国NASA的AERONET项目负责人BrentN.Holben博士访问了纳木错站,就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的监测研究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一套太阳光度计已经在纳木错站开始了长期定位观测。
2006年8月7日,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唐艳鸿博士一行到纳木错站参观访问,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自2005年以来,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开展了立体的气象和植被观测,而纳木错站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北坡进行着相同的观测。该合作意向包括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坡气象和植被观测资料的互换,野外考察的合作以及研究成果的交流等。
此外,意大利“金字塔”计划的科学委员会主席GianniTartari博士也于今年8月5日访问了纳木错站。双方在“金字塔”计划和纳木错站的大气环境观测研究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决定实现资料共享和人员互访等。(林静辑)
“台站”不过是个200多平方米的活动房屋,科研人员多的时候有人只能住在帐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