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延伸阅读

2006-09-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环境伦理学现状

曾建平在《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20年》一文中指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在探索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梳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念、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环境伦理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念在中国的普及。现在,每年都有环境伦理学

方面的译著、专著问世,发表的论文不下百篇,相关的会议几乎每年至少一次。但总的来看,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的出现仍需假以时日。对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来说,近20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余谋昌教授也曾对媒体表示:在吸收借鉴国外学者的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结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并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创建一个成熟的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环境伦理学面临的问题

田松说:想要更好地了解环境伦理学,促进它在中国的发展,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引起重视:一是在青少年的教育当中要灌输环境伦理的基本概念。目前这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当中都是缺乏的。要让环境伦理成为人本能的一部分,从小的教育是不能少的;二是环境立法与环境伦理学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法律的保护,环境伦理学才能不断发展创新,而环境伦理学的不断发展创新,也对环境立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

这也就是表明要注重环境伦理学的实践作用,用它来指导人们的实际生活。余谋昌说:实践性将是中国环境伦理学派的精华。环境伦理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念先进,而且在于它的实践效力。它不是停留在书斋里或口头上的道德学说,而将化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实际行动,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作出独特的贡献。

另外,杨通进表示: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立法两者相互促进。有这样的说法“所谓伦理就是防止罪恶”。可以说这是伦理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环境伦理学想要达到的目标。环境伦理学强调的东西,法律把它变成强制的规则来执行。法律就是制度化的伦理,或者说一些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伦理变成了法律。环境伦理学当中有很多观念逐渐进入了法律当中。比如保护濒危物种和野生动物等等。

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和国际上是一致的,最重要的就是当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就是说如何公平地承担责任,如何公平地分享环境保护带来的成果。说窄一点就是如何在不同人群之间公平地分配发展经济带来的好处与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