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五”,呼伦贝尔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综合机遇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呼伦贝尔要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和水资源富集区、优势农牧林产品主产区、重点旅游开发区、沿边开放区、生态示范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六大比较优势”,着力实现能源战略高地、绿色食品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北疆开放龙头、自然生态屏障、平安和谐家园的“六大发展定位”。
一是发挥能源、矿产和水资源富集区优势,建设能源战略高地。呼伦贝尔是国家蒙东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开展煤电联营、建设大型坑口电站群和煤化工基地的优势,海拉尔盆地、得尔布干成矿带和大兴安岭成矿带“一盆两带”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水资源与矿产资源配套组合条件好。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配合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在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宝日希勒等重点板块,构筑集约化的煤、电、化、冶有机组合、一体化发展的深加工型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把呼伦贝尔建成东北经济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二是发挥农牧林产品主产区优势,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是久富盛名的牧业、林业基地,岭东河谷平原和海拉尔、大兴安岭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地位,坚持农牧林结合、以牧为主的发展方向,以乳肉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林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重点,搞好区域布局和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农牧林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开发进入规模化、创品牌阶段。下一步,重点要加快海农集团年处理30万吨油菜籽等农牧林产业化项目建设,全力启动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呼伦贝尔基地建设工程”,深度开发优质、专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把我市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绿色食品基地。
三是发挥重点旅游开发区优势,建设休闲旅游胜地。呼伦贝尔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的美称,因拥有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而驰名中外,这里已被列为新世纪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我们将把生态示范区、文化旅游城和精品景区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推进阿尔山―柴河、两湖一湿地和额尔古纳全生态原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和线路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与俄蒙、东北三省的旅游协作,办好成吉思汗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全生态旅游胜地”品牌。
四是发挥沿边开放区优势,建设北疆开放龙头。加快沿边组合口岸和欧亚大通道建设,确保满洲里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地位,把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等口岸建设成为俄蒙煤炭、矿产、木材、石油、原盐进口和农产品、轻工日用品出口通道。以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带为基础,全力推动中国呼伦贝尔、俄罗斯赤塔、蒙古国东方省金三角区域合作。要建立与俄蒙毗邻地区政府间的互信机制,发挥驻赤塔和乔巴山两个商务代表处的桥梁作用,举办中俄蒙区域论坛和项目对接会,推动边境贸易向贸易、投资、旅游、科技和教育文化全面合作转变。
五是发挥生态示范区优势,建设自然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优先和美丽发展双赢的原则,以生态市建设为总抓手,最大限度地守护好呼伦贝尔这片绿色净土。以进促退,还森林草原自然面貌。“进”,就是做到工业入园、人口进城、产业集中和要素集聚,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退”,就是推行产业收缩,采取经济、政策和法律相结合的措施,落实农区退耕、牧区退牧,林区限伐。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沙地治理、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绿色经济核算与考核机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六是发挥多民族聚居区优势,打造平安和谐家园。抓住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以产业经济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增收致富。办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实施人畜饮水、草房改造等民心工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加快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少”民族、俄罗斯族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步伐。妥善解决民族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确保边疆的安宁与稳定。(本文作者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