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背诵《岳阳楼记》开始(图)

2006-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邵则遂 我有话说
我1973年上初三的时候,正是“教育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学校课程主要是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教学形式是“开门办学”,即在农田劳动和军训。没有教材,没有课外读物,现代文学作品大都被当成封、资、修的
毒草,不能接触,更不用说古典文学作品了。

我父亲有一个同事,其父是清末秀才,她能背诵许多古典诗文。有一天她兴之所至,默写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讲给我听。

从来没有读过这么好的文章,非常喜欢,便把那几页纸拿回来背。我站在偏僻的水塘边,一遍又一遍地读、背,陶醉在慷慨激越、诗情画意的感受中,不觉得时光的流逝。那些优美、精炼的词句深深地打动了我。记得当月的《人民日报》有一篇写洞庭湖的文章就有“一碧万顷”、“渔歌互答”的句子,我想古典的东西还是有用的,不都是封建糟粕,就千方百计地去找古书看。有一天竟在一个同学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本《古文观止》,如获至宝。借回来就抄、背。挑易懂的、自己喜欢的背了数十篇,如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些美文现在都上了中学课本,许多人耳熟能详。但那时的中学生却知之不多,我能张口就来,同学戏称我为“博士”。读了这些古文,还背诵了一些古诗,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潜移默化,我的文辞丰富了,想象力增强了,作文水平大为提高,成了墙报主笔。

记得一次下乡前,我在决心书的开头写了四句:阳春三月暖千家,风和日丽焕物华。广阔天地任我行,寄意决心领导察。老师从大字报栏前走过,看后不住地点头。

装在脑子里的古诗文滋养了我半辈子。高中毕业由于在写作上小有名气,我当上了小学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靠语文得分较高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大学讲台上,有时能成段的背诵古文而被学生称羡。《岳阳楼记》已经溶化在我的血液里。在课堂上讲古代词汇,说到“去”的离开义,首先就举“去国怀乡”;“庙堂”的朝廷义,就举“居庙堂之高”;“淫”的过多义,就举“淫

雨纷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也曾写文章与人争论:“长烟一空”的“一空”是笼罩着天空,还是一下子消散?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之初,“百废俱兴”就常常萦绕在脑

际;今天国家兴盛、民享太平,就对“政通人和”深有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常常激励自己效法先贤,为国分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