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偶然兴趣到辞职办网,网站汇聚人气
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集群式社区之一,现有长住人口15万。一期社区于2000年建成入住,回龙观“野猪网”的几位创始人就是社区的第一批业主。生活在回龙观,有一些名词是必须要了解的,例如:“野猪”是业主的意思,“观里人”是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业主们的自称。
回龙观“野猪网”的创始人叫刘强,当时是一位年轻的外企白领。谈起创建网站的初衷,回龙观“野猪网”站长刘强说:“那时候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事情,回龙观这么大个社区,后面还将开发二期、三期、四期,会有多少人有着同我们一样的心情啊!设计一个观里自己人的主页,让大家交流买房、入住、装修以及衣食住行的种种体会,一定会有一呼百应的效果。”怀着一个沟通的愿望,一个仅具有BBS聊天功能、挂靠在其他网站服务器上的“小网”应运而生。
网站一成立,便吸引了不少回龙观社区居民的响应,网站人气飙升。刘强等人一鼓作气,不断增加和丰富网站内容,将聊天功能向社区归属化、兴趣专一化方向改进。2003年前后,“回龙观野猪网”已经发展成具有独立服务器和完善页面、以所有回龙观业主为目标受众的综合型服务性网络平台。
伴随着回龙观社区一栋栋居民楼的竣工,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了“野猪网”所有管理者的面前。2005年,互联网主管部门开始加强对网站的监管,要求网站必须有日常管理的实体。刘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外企的高薪职位,成立一家公司,自任站长兼总裁,一心一意办好回龙观“野猪网”。
从发布警情到沟通物业,服务社区居民
为了加强“野猪网”在整个回龙观居住区的影响力,网站的管理者们进行了三个方面探索。
探索之一是利用网络手段沟通物业与业主。时下不少居民小区内业主同物业公司的矛盾升级,“拒交物业费”、“公共维修基金难以动用”、“丢失财物无处索赔”、“小区收入归属不明”、“业主大会难召开”、“业委会难成立”等问题不断出现。
回龙观内大多数小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在网站的帮助下,物业公司与业主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风雅园小区物业公司欲在物业费中加收一笔保险金引来业主争议,一位居民在网站上提出质疑,业主委员会马上找到物业负责人,一方面在网上进行解释,一方面召集业主征求意见。一位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业主打算提交一份关系社区发展的议案,在网上把想法说出来后,短时间内就收到来自物业公司和业主的不少建议。
探索之二是与有关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野猪网”忠实网友张秉军的另一身份是北京昌平公安分局龙园派出所所长,他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整个回龙观地区社会治安。派出所成立伊始,张秉军面临警力少而社区面积大、人口多的困难,他选择了与回龙观网站设立警民共建页面。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站上清楚地看到派出所的各项职能,还能知道24小时内发生的治安案件情况,及时了解警情,提高防范意识。
探索之三是将服务定位在衣食住行。社区附近的城北市场菜价是否便宜?超市的排骨是不是新鲜?哪家餐馆的川菜最地道?装修要办哪些手续?公交车如何换乘?点击“回龙观野猪网”,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把服务内容定位在居民的衣食住行,是回龙观社区网站吸引人气的有效手段。网站管理者不是四处收集“情报”,而是将网友自发提供的各种信息疏理到特定专栏。由于网站的影响力,“观内”商家十分重视网友投诉。
从爱心捐助到不怕“见光死”,化解高楼冷漠
搬进高楼,大门一关,同一个单元的邻居谁也不认识谁。在建设现代化社区的进程中,人情间逐渐冷漠似乎成了新建小区的通病。当初成立“回龙观野猪网”的一帮人,为了“远亲不如紧邻”的老话能在新社区中继续灵验,在凝聚邻里亲情上下了大工夫。
现代化社区需要诚信。在回龙观社区网,网上代号虽然是一个虚拟身份,可人人都会负责任地对待。都说网友见面是“见光死”,在回龙观网友见面却是稀松平常的事。有些人在网上聊了几次后发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网友竟是对门街坊。随便打开一个页面,绝大多数是网友们鼓励、宽容、出谋划策的跟贴,如果有人“胆敢”发布人身攻击的帖子,将会遭到网站永远的“禁言”。
回龙观社区网站常常号召网友开展募捐活动。业主们自己驾车组成车队,开赴各地贫困山村,为老乡们送去过冬棉衣。电视台报道一名烫伤弃婴无钱做手术,观里的热心人通过网站发布募捐信息,几天内收到万余元,负担了孩子的二期手术费。
每年的3月9日是“回龙观野猪网”的生日,2006年的这一天,虽然一再控制规模,还是有近千人前来祝贺。由于回龙观没有容纳千人就餐的场所,大家在表演完自己编排的节目后,才意犹未尽地饿着肚子回家。
今年8月,回龙观网站组织社区居民向贵州毕节农村捐赠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