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携笔守望蓝色国土

2006-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余子富 陈德洪 本报特约记者 徐锋 我有话说

初秋,海军新型导弹护卫舰“温州舰”劈波斩浪,演兵东海。指挥演练的,就是年轻舰长刘志刚。刘志刚携笔从戎15年,飞卷的浪花,记录下这位青年才俊的人生航迹:他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舰队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荣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称号。

一心骑鲸蹈海

1991年7月,刘志刚从浙江大学毕业。由于品学兼优,沪、杭等地的10多家单位争相录用他,且待遇优厚。恰巧那年,海军在浙大征招地方大学生入伍。一边是优越的生活,一边是大海的召唤,刘志刚毅然从美丽的西子湖畔走向大海。

入伍后,刘志刚被分配到海军某工程部队当技术员。正当刘志刚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1993年8月,部队精简,他面临转业和分流两种选择。由于驻地军地反差巨大,许多人托关系、找门子想转业,可刘志刚又一次选择了大海。为了实现梦想,他向上级递交到舰艇部队工作的申请,很快被分配到一艘猎潜艇上当副机电长。

猎潜艇吨位小,抗风浪能力弱。第一次出海,刘志刚胃里翻江倒海,浑身直冒虚汗,吐得一塌糊涂,最后只能歪倒在一边看水兵生龙活虎地训练。除了晕船,他对艇上的机电装备也是一无所知。刘志刚拜战士为师,坚持跟班作业。半年下来,刘志刚不仅适应了海上生活,还通过全训考核,一举摘得基地机电专业比武第一名桂冠。

之后,刘志刚又对海军舰艇战术指挥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按惯例,海军舰长大都在指挥军官中选拔,技术军官要走上舰长岗位很困难。刘志刚打破惯例、挑战自我,系统自学海军战术、航海等学科知识,为自己又一次跨越专业鸿沟进行必需的知识储备。

1996年9月,专门培养海军舰艇长的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在部队招收战术研究生,刘志刚脱颖而出,成为该院当年唯一跨兵种、跨专业录取的学员。

文凭不是通行证

海军兵种指挥学院被誉为“舰长的母舰”。海军战术学是一个涉及多门军事专业知识的综合学科,对机械专业出身的刘志刚来说,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3年寒窗,刘志刚以19门功课平均86.9分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被任命为新型导弹护卫舰见习副舰长。

面对威武雄壮的战舰,刘志刚知道,薄薄的硕士文凭,并不是迈向合格舰长的通行证。新型战舰装备涉及几十个专业,舰长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图纸、技术说明书足足可以装满一卡车。面对高科技密集的战舰,刘志刚开始新一轮冲刺。刘志刚和各作战部门长在战舰作战指控中心反复演练战术指挥程序,很快掌握指挥战舰进行全系统、全功能训练和遂行海上作战任务的过硬本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大潮,让刘志刚认识到强化外军研究的紧迫性。他收集整理外军资料200余万字,灵活用于战备训练,成为部队远近闻名的“外军通”。他借鉴发达国家海军先进的作战理念,率先提出水面舰艇“方面作战”理论,引发了海军水面舰艇作战指挥模式的重大变革。他还围绕使命任务,撰写发表军事学术论文30多篇。他先后10余次驾舰陪同、接待20多个国家的海军舰艇和军事代表团来访,其良好素质赢得外国同行交口称赞。

成功拦截3枚来袭导弹

2002年9月,刘志刚以舰队实操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训合格舰长。此后,他先后任职过4艘战舰。他在支队率先提出基础训练与技术革新相结合、战术训练与战法研究相结合的组训模式,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时间、次数指标衡量训练效果的观念。

2003年2月刘志刚被任命为我国最新型的导弹护卫舰温州舰舰长。接舰期间,他通过对新型战舰60个战位13大作战系统的认真勘查和比对,提出5批次1189条装备改进建议,其中890条被采纳;他率领舰员开创性地编写和整理出新型战舰训练、管理、作战文书50多册;他建立以方面作战指挥为基础的20个战斗部署、24个日常部署,为新型战舰快速形成战斗力趟出了一条新路。在他率领下,新战舰试航仅20天,全体舰员就能自主操纵和执掌所有武器装备;先后5次进行实弹射击,次次准确命中目标。“水面舰艇抗击来袭导弹”是世界各国海军公认的难题,刘志刚带领技术骨干集体攻关,摸索出了一套副炮拦截导弹的成功战法,总体作战性能实现大跨度跃升。一次实兵实弹演习中,他率舰连续成功拦截3枚来袭导弹,创造了舰队该课目训练的历史最好成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