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教兴区 由弱到强

2006-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2003-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先进区”――对于科技家底比较薄弱的闸北区来说,这个称号见证了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区”的业绩。

科技带动了闸北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闸北区科技产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建成了上海市北工业园区、上海多媒体谷、上海大学科技园区、闸北科技创业中心等科技创业、

科技孵化基地。去年,科技企业对闸北区级财政的贡献达到近3个亿,占全区税收的10%。

抓比较树优势

传统产业布局、所处区位、市民受教育程度等客观原因,造成闸北区科技底子薄弱。但是,在上海新一轮城市化发展中闸北区委、区政府廓清了这样的定位:加快发展以现代交通商务、多媒体技术、印刷为主的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优势产业、扩容现代服务业这一招商引资载体,引导优势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十五”期间,闸北区科技产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到2005年底,全区科技企业注册数达到1651家,技工贸总收入从2000年的30.6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亿元,增长392.7%;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7家,总收入达到41亿。

当“保姆”强服务

注册公司的过程颇为繁琐。但是,闸北区科委主任徐国忠说,我们这里备有专门指导科技企业注册的“菜单”,只要小学文化就能看懂,按“菜单”操作,一次就可成功。

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曾经对政府服务水平提出这样的要求:让科技企业“引得进,住得下,长得大”。在具体操作中,闸北区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区政务大楼2楼设立了招商服务中心,29个部门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一门式”服务;将国家和上海有关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政策法规、程序、办事制度等材料汇编成册在闸北科技网站上公;实行网上无纸化审批,坐在电脑前,就能轻松把事情搞定,免去来回奔波之苦;设立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收理后无正当理由超时未办,监察中心将及时介入督查。

闸北区科委坚持“保姆式”服务,开展科技主题招商,科技企业从数量到质量飞快发展。2005年,全区新增科技企业206家,注册资金34226万元,累计企业注册数达1651家,培育了上海久隆电气设备试验有限公司等5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57家。2002年开始建设的上海多媒体谷,以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宽带网络应用示范基地组成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60余家高科技企业入驻。

让“小利”见真情

前些年,科技企业申办科技经营证书时,按规定应该交纳80元工本费。不过,在闸北区的科技企业却可以免交,由区科委统一“埋单”。一个企业80元,区内现有企业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元,对于科委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区科委宁愿自己想办法,把“免单”的传统坚持到现在。企业的经营人员说:“小小的80元,包含了政府对企业的一片真情。”

政府对企业的真情还体现在对其扶持上。为解决科技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闸北区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担保中心成立后,与上海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信贷规模达到5000万元,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全国试点范围;区科技发展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匹配资金、专项补贴等方式,鼓励区域内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享受了项目资助,累计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

同时,闸北区通过区校合作,大力推进上海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目前上大高新区已经与闸北区中部地区的多媒体谷产业发展核心区、市北工业园区、现代交通产业园区、北郊现代物流园区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校区的研究生教育、实验室、测试中心等优势,初步形成了从研发、转化、孵化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