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原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基础上
秉承特色办学的理念,该校哲学学科在发展中,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基础,辐射并带动哲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哲学学科作为黑龙江大学最早的人文社会学科之一,已与俄语学科共同成为该校人文社科发展的核心及优势学科。以此为原动力,该校迅速建立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学科群,带动了学科的整体发展。
目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以衣俊卿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以张奎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以丁立群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实践论的研究等方向。“我们的哲学学科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要想在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视角,独辟蹊径,这样才能成就学问。”作为哲学学科带头人之一的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如是说。以他本人为例,衣俊卿在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日常生活批判,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并因此带动和拓展了我国哲学研究的领域,改变了我国哲学研究基本沿袭前苏联的状况。而以文化哲学为基础,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是处于我国学术界领先地位。因此,今年初黑龙江大学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才会成为全国唯一获批的本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他们的这些努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而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上,该校也成绩斐然。目前已形成了以张锡勤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近代哲学研究、以柴文华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现当代哲学研究以及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三个具有特色和发展优势的方向,并拥有了一批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10位教师中有3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另外7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因而教师的学术基础、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促进了该学科的充分发展。
近五年来,该校哲学学科的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94部,译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64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8篇,有41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8项,高校人文社科奖16项,其他奖项18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项目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