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革故鼎新
已故中
目前,在南工大60个本科专业中,“大化工、大建筑”类专业就有26个。2005年,南工大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专业成为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等4个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06年,该校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专业被遴选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我国进入工业化转型时期,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南工大确立了面向需求量最大、最为迫切的生产第一线,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厚基础、重实践”的“大化工、大建筑”课程体系。
南工大首先确定了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实施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的总体思路,然后将课程体系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平台+专业方向模块设置,体现了人才培养夯实基础、重视实践的原则。
自2003年起,南工大启动了“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前,该校有6门课程被推荐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10多门“大化工、大建筑”类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优秀)课程。该校还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主干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群,先后建设了化学、药学等七大课程群,带动了41门课程的建设。《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等4部“大建筑”类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化工工艺学》等9部“大化工、大建筑”类教材获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立项。
实践教学集成创新
“十五”期间,南工大特别重视硬件与软件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的构建,投入了1.2亿元添置和更新教学实验装备,建设了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该校在实验室规划布局时,充分考虑相近学科专业实验用房、实验设备、实验项目的互补性,加大了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的整合力度,进行了一批学科专业交叉型实验,实行资源共享。对于面广量大的基础课实验以大循环方式滚动安排实验,便于师生互动。大型仪器和贵重设备实行跨院系、跨学科共建共用,教学实验中心、国家工程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实行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配置。同时,南工大还开发了网络化实验教学项目,建立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2002至2005年间,南工大从修订本科培养计划入手,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将各实践环节教学均匀分布在每个学年,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具连续性、持久性。
此外,南工大还构建了以“大化工、大建筑”专业实验为支柱、理学实验为基础、机电安环等技术类实验与之交叉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每个专业,构建了“一个整体、两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将所有实践环节视为一个整体,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平台,以基础、综合和创新为三个层次。第一课堂包括实习、实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包括社会实践、军训、创新训练、各类学科竞赛等。利用科研优势,该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这些实验更贴近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形成了亮点特色。在开设的398门有实验的课程中,354门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达到了88.9%。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人一题,2005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团队获奖数量在江苏省名列第一。
规范管理精心育人
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院士执教60年,潜心教学,热情提携后学,他的学生中有16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张存浩先生曾这样赞颂他的老师:“时老师一生的科学精神,已为大家所广泛颂扬。我想他的另一方面尤其值得我们所敬仰,那就是他崇高的人文精神。让我们学生感到震撼的,是他讲授化工科学精髓时的巨大感染力和他严慈相济的师道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的凝聚力。”时钧院士所彰显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治学精神,正是南京工业大学百年办学中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教授已在教学岗位上耕耘了50多个春秋,他经常勉励青年人在学术上要有创见。近年来他一直坚持给学校全体新生上第一堂课,教育学生不能只“祖述前人”、“述而不作”,希望学生全身心学习好知识。每年的这一堂课,都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教授要求学生“要有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注意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学习如何做好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埋头苦干”,“淡对成败,在逆境中成才”。
南工大的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术与教学水平以外,严格规范的管理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在教学管理方面,该校贯彻“管、教、学”一体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专业建设、培养方案、课程管理、教材管理、实践教学、教学运行、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处理的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06年8月,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正是在这样的育人氛围下,南工大自独立办学以来已培养了7名院士,也为化工和建筑行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7万余名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有的在生产一线辛勤耕耘,有的在管理岗位上努力拼搏,有的在学术技术领域探索追求,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