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升:在国外感受中国国际地位变化

2006-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穆方顺 戴军 陈小方 宋文富 我有话说

开栏的话:在新中国即将迎来57岁生日之际,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从今天起,同步推出大型人物访谈类专栏《经典中国・我和我的祖国

》,通过采访普通百姓、基层群众以及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活动、重要领域的亲历者、参与者、建设者和代表性人物,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充分反映这些巨大变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和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充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辛勤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决心。

 
傅莹朱英华楼永峰

 

我和我的祖国

“我从事外交工作20多年,深深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日益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7周年前夕,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傅莹谈起她对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感受,奔放的感情溢于言表。同时接受采访的几位驻外人员,也说出了同样的心声。

中国已成“林中大树”

傅莹说,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今天,我们何止是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已成“林中大树”!

“中国的实力、形象和利益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进入21世纪,中国因素全面进入国际问题研究的视野。很少有重大国际问题的讨论不涉及中国。”傅大使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英国留学时,曾参加过许多国际问题研讨会,那时对中国的关注还比较边缘。她说,近几年,伦敦战略研究所举办的国际问题研讨会,常常把中国列为中心话题。在澳大利亚,商界研讨必谈中国,国际关系研讨也必谈中国。在经济层面,中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和具有极大活力的因素。中国的需求影响着全球市场,直接影响到国际能源、资源的生产、交易价格和投资走势。中国经济分量的加重又必然反映在政治影响力上。中国不仅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国际交往和处理重大事件时的重要参与者。在安全问题上,中国的分量也不断加重。这些变化对我们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给了我们更大的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多地为世界发展与和平作出贡献。

傅莹大使认为,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利”与“势”平衡的问题。所谓“利”,就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各种需求和行为,“势”则是代表着世界走向和人心向背。中国这些年的外交成功就在于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顺应时势的,这就是“得道多助”。

“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中国警官身上”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事务中。

9月16日,结束了14个月的科索沃维和任务后,中国驻科索沃的第三批18名维和警官们将踏上归程。离别之际,无愧于祖国的成功喜悦,显露于每个人的言谈之中。每一个警官都获得了联合国科索沃维和民事警察总部的最高评价“优秀”。一个警队的全部警官,无一例外地获此殊荣,在科索沃来自48个国家的3600多名维和警察中实属罕见。正如中国警官的外国同行们所说:“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中国警官身上。”

朱英华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严格面试考核之后,进入了维和警察总部的纪检监察机构,成为在这个部门工作的第一位中国人。工作是有了,但挑战还在后面。首先是语言关,科索沃驻有来自48个国家的维和警察,虽然英语是工作语言,但大多数人带有乡音。其次,对朱英华来说,内部调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但需要熟读维和警察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规定,由于案子可能涉及交通、社区警务、刑事侦察、刑事诉讼程序等不同领域,因此还必须对司法知识有更多了解。

为了胜任工作,朱英华一方面收集录音反复听,熟悉不同口音的英语;另一方面熟读维和警察手册,阅读大量案例,还从网站上搜集有关法律法规,刻苦研读。一年多时间,她结案三十余起,查实并处理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近30名违纪警察。

朱英华说:“刚到科索沃时,周围人都用一种好奇、陌生的眼光注视着我们。现在,当我重新梳理这一切时,感到欣慰和喜悦,因为自己无愧于头顶上那顶蓝盔,也无愧于祖国的期望和重托。”

“世界已离不开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繁荣与发展的代名词。不少意大利工商界朋友说,西方各国都在竞相搭乘中国高速行进的经济列车,世界已离不开中国,到中国去越来越成为时尚和潮流。”楼永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罗马营业部总经理,记者一找到他,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楼永峰说:“一个明显的事例是,近20年来中国国航营业部在这里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1986年,有一条北京经罗马飞法兰克福航线,罗马这里只能算作半条航线,每周一班,全年客流量只有1041人,货运量总共只有90吨。目前,国航有北京―罗马、上海―米兰两条航线,每周10个航班。2005年客流量达到了14.7万人,货运量近5000吨。中国国航营业部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在罗马最大的航空公司。”

“与此同时,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上升。”楼永峰接着举例:“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青藏铁路通车、2008北京奥运、创建和谐社会等等,都是意大利各界人士广泛议论的话题。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广阔繁荣的市场,震撼并深深地吸引了意大利工商各界。近几年来,不光是大企业,许多中小企业也都纷纷拥向中国寻找商机。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把中国作为安排他们前程的重要‘路标’,随着中国‘行情’看涨,媒体几乎每天都播报和刊登有关中国的新闻,‘正面消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报道面越来越宽。而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这里的媒体极少报道中国。”

驻外工作或短期出访的国人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国外,无论是新朋还是故友,中国是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已不再是“遥远而神秘的国度”。越来越多的人坚信,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希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