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将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比作一件御寒衣的话,则以民意和公共价值取向为生存之魂的立法机关、政府决策部门可以被看作是它的设计与裁剪师,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这件民生之衣的得体程度与保暖指数。在公众眼里,它应该是有原则、有价值、有追求且充满温馨感的,可这并不必然意味它在与民生的“肢体”交接和使用过程中将一帆风顺、妥贴匀整。因此,有关公共服务的政策实施必须切实注意细节,这样才能使得原本美丽温馨的衣装保持和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效果。
很显然,深圳宝安区救助站的试验性服务举措,便是一次非常妥贴匀整的细节入扣过程,它的细致,它的人性化思维,让这件民生之衣的入扣准确、到位且充满了暖意。甚至还不止这些,因为他们在这件民生之衣上发现了过于狭长的一段扣距,即在常规救助和人性化期许之间,还存在着显见的一截服务空白,这是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标准的常态化服务之外的一个盲点。救助站敏锐地捕捉到了它,并且细心地开辟了一个新扣点。它的丝丝入扣让民生之衣向着人本之躯又贴紧了几分。这无疑是值得嘉许的。
事实上,这个盲点早已在我们的视野中频频出现。据民政部门统计,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救助站接受救助服务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着劳动能力和强烈工作欲望的青壮年,他们或是因为盘缠耗尽,或是因遭遇偷盗等意外事故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救助;在这个心理与生存状态出现较大落差的转折时刻,有无及时的外力救济、帮扶和鼓励是极为关键的。倘若政府和社会的温暖火焰能够引燃他们站立和奋发的信念,倘若有那么一双适时引导的手及时靠近,或者只是一个再度起跳的支点,今日的被救助者便可能完成命运的转变。而这些,恰恰是包括救助管理办法在内的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
细节就是力量,细节决定成败。公共政策从善政走向善治,直至结出善果,执行与完善的细节路径很是重要。因为它最贴近民生的肉体,它最先感知民生冷暖,而在善政的爱慰与民生的心事之间,更多双“丝丝入扣”之手的沟通和传达永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