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是指通过人的智力创造和应用所形成的,可以被规范化或系统化或隐藏在人力资本中的,可以被掌握和应用并对企业施以影响和产生更高价值的一种资本。它包括知识产权资本、市场客户资本、组织结构资本、人力资本,也包括个体智力资本、团队智力资本和组织智力资本。按具体的表现形式,智力资本可分为知识产权资本、
知识产权资本是指包括专利、版权、设计权、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特许权、商标等受法律保护的智力资本;市场客户资本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与市场客户相关的智力资本,包括品牌、客户、客户的信赖、长期客户、销售渠道、信誉、备用存货、营销网络、专利专营合同协议等;人力资本是指由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知识、情绪智商等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才能所构成的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是指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技术、工作方式、网络、程序、制度等智力资本,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哲学、系统化的技术和知识、信息技术系统、网络体系、知识数据库、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金融关系、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
研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具有战略意义:
第一,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需要。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过分强调货币资本的作用,忽视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和贡献,造成一些企业竞争力不足。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稀缺资源,谁最先获取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账面价值,需要通过研究,使企业掌握获取、创造和管理智力资本的方法与策略。
第二,是丰富企业管理理论的需要。在企业管理理论中目前尚缺少如何利用企业智力资本获取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评价价值、激励智力资本和通过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系统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丰富和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三,是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需要。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实践表明,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财务账面价值的不一致的“隐藏价值”是智力资本作用的结果。企业为实现股票市值最大化,有必要掌握和了解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机理,掌握利用智力资本获取价值的方法,掌握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动力,了解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技术,掌握提升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知识管理策略,以达到有效获取和创造智力资本价值最终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目的。
国外最早对智力资本理论研究作出贡献的主要有三人:第一位是日本的弘之伊丹,他研究了无形资产对于日本公司管理的影响。第二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戴维・提斯,他于1986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技术商业化的文章,形成了资源为本的战略理论,该文(以及随后的著作)论述了如何在技术创新中找到价值的渊源、将价值转化为利润的机制以及对于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步骤。第三位是瑞典的卡尔・艾里克・斯维比,他的一篇文章解决了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问题,并据此提供了以员工的能力和知识为基础评价企业的方法。斯维比是第一个认识到需要测量智力资本量的人,他率先为这些无形资产建立了会计制度,在自己的公司里对其进行测试。1989年,他发表了题为《无形的资产负债表》一书,该书提出的测量知识资本量的方法,得到许多在瑞典上市公司的青睐。1993年,瑞典的服务业委员会将其作为自己编制年度报告的标准模式,成为该领域里的第一个准则。
我国在智力资本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专门研究企业智力资本的专家和学者比较少,在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尚缺乏系统性。与国外智力资本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在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如何从智力资本中盈利、如何测量智力资本量、如何审计和评估智力资本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的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智力资本的价值,仍单一地强调企业财务账面价值的变化。因此,加快我国智力资本价值理论研究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和管理学专家及相关人士,开始研究企业智力资本问题,在人力资本研究、智力资本审计与管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与效用价值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现有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尚未形成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体系。为此,有必要构建一个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体系,并回答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研究方面急需解决的六大问题:一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形成机理问题,回答企业智力资本如何形成企业价值;二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源泉问题,探索人力资源及劳动在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三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问题,以设计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四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获取方法问题,研究如何从知识产权资本中、从市场客户资本中、从组织结构资本中获取价值;五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激励问题,探讨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激励模型,以及与此有关的策略和方式;六是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知识管理问题,回答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解决好上述问题,将会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