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德才兼备教师

2006-09-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清华大学:把党中央的关怀转化为强大动力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靳晓燕)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在清华大学引起了强烈反响,校党委书记陈希说,回信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

切期望,表明了党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

据悉,9月11日,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通知”,号召全校师生切实贯彻落实回信精神,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强大动力。

各单位在近期组织召开了学习会、座谈会,集中组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认真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向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

在学习孟二冬的活动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张钹院士通过认真做事和踏实做人的实际行动,让学生在学业和做人方面受益无穷;高云峰老师孜孜以求,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准教学和育人的结合点;李建秋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投入的教学热情、坦荡的待人接物则让人钦佩……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希望:第一,热爱教育事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第二,热爱教学,把教学作为第一学术责任;第三,热爱学生,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复旦大学:以实际行动向孟二冬学习

本报讯(记者曹继军)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在复旦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今年的教师节,复旦大学的领导给每位教师都寄送了电子贺卡。贺卡以书信的形式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号召全体复旦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精神,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向孟二冬教授学习。

复旦大学广大教育工作者也纷纷表示要学习孟二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文系杨俊蕾副教授表示:“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年求学未名时,也曾聆听孟教授的高论,耐得寂寞,甘于平淡是他留给同学们的印象……党中央、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发自真情,感人至深,让我们这些后辈学者感到价值受到肯定,更有信心把本职工作做好,以不辜负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

今年复旦12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三支一扶”工作,奔赴宝山、崇明、奉贤等10个区县,在农村的基层教育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他们在服务地点成立了党支部,当读完胡总书记的信时,这些年轻的老师们表示,“当我们投身基层教育工作时,才真切体会到孟老师伟大奉献、牺牲精神,正如总书记所说,孟老师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我们决心以孟老师为标尺,向他学习,做一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

浙江大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本报杭州9月18日电日前浙江大学召开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师生座谈会。与会的校领导和教师代表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教书育人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浙江大学举行的座谈会上,党委书记张曦要求全校教师、干部、学生以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为主线,以“尊师重教,为人师表”为主题,在全校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活动。座谈会上,与会的教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孟二冬教授的事迹非常感人,他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启迪。孟二冬教授的平凡与不平凡,都在于他的理想、执著和信念,是一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更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应当倡导的一种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全国的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浙江大学正面临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广泛、深入学习孟二冬教授的优秀事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把学校培养人的工作做好。

南开大学:倡议学习孟二冬的“敬畏教育”

本报讯(记者陈建强通讯员张国)在南开大学近日举行的师德建设座谈会上,南开大学在一份面向全校教师发出的倡议书中提出:要向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教授学习,对教育事业怀有敬畏之心,努力消除文人相轻、学科歧视、山头主义等陋习,人人争做师德楷模。

由与会教师代表拟定的这份倡议书,经南开大学工会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通过并向全校教师发出。倡议书提出:“师德之重要是源于教师教育的神圣性。学校的教育是孕育和塑造生命的,而生命是神圣的,所以教育也是应当敬畏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倡议书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认为这既是教师的精神追求,也应是其道德品格的写照。

“高水平的大学,一定要有高水平的师资;而高水平的教师,也一定是德高为范的代表。”倡议书号召南开教师学习孟二冬精神,以“师德楷模”为圭臬,以“创新进取”为宗旨,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倡议书中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是要爱岗敬业、知荣明耻、言传身教、团结互助、创新进取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