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也别忘记了,海水是要蒸发的,创新才是灵魂之所在!凤凰网友
《光明讲坛》办得很有声势和有档次,我每期都看,受益匪浅。有些好文章,我还专门剪辑下来加以收藏。我认为,在读者心目中,《光明讲坛》像央视《百家讲坛》一样,具有“磁力”。但美中也有一些不足:在信息社会时代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承是应该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推陈出新是必要的,但更有价值的是开拓创新。所以,我建议《光明讲坛》在选演讲人时,不要以资格做门槛,而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选题时,要少选“过去时”,多选“现在时”“未来时”。《东北之窗》杂志社余音
主持人,光明讲坛开得的确是好,我总来学习大师们的讲课。真的谢谢你们。有了光明讲坛,就有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的繁荣,先进文化的前进!光明网友
我觉得叶先生这种反思的精神很好!现在许多人都在重新认识、评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但大多数只一味说好,而缺少认真的分析。究竟哪些文化是优秀的值得继承,哪些传统会禁锢思想阻碍发展,叶先生的反思给人启发!光明网友
中国人喜欢亲近自然,所以会模拟美丽的自然建造出园林;西方人喜欢征服自然,所以会建造出高大的城堡。文化的差异造成建筑发展的方向不同。现代建筑基于西方文化,与我们民族的审美差异很大,不喜欢的事情自然做不好。光明网友
我是刚刚发现光明日报这个“讲坛”栏目的,文章很有可读性。我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光明日报,通过阅读这种文章,我获得了许多知识,这与读其他报纸是不同的。北京市退休职工沈泉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一文,以民族心理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有吸引力。但是,文中只有反思和负面评价,没有正面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阐述,似不够全面。媒体同人
如果让一个中国人选择,那他一定爱住四合院或者园林;如果让一个西方人选择,那城堡或庄园也许才是他的最爱。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不同,所创造出的艺术也就不同。单从艺术角度而言,这种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光明网友
叶先生说“传承方式落后”,固然心口相授容易“人亡道衰”,但徒弟从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的也一定有书本中不能记录的东西。同样是这种传承方式,汉唐宋明清都能传承,为什么到近代就无法传承了呢?北京市老居民张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