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红黄玉斌 |
|
我和我的祖国 |
周继红:中国跳水队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能吃苦,肯奉献
1984年在洛杉矶,不论是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跳水队还是对全国人民来说,那都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时刻:周继红在高高的女子十米跳台上,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金牌,为中国体育写下永恒的辉煌。
当年的奥运冠军周继红,如今已经走上领导岗位,身兼中国跳水队领队和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跳水部主任。回想起自己奥运夺金的情景,她平静地说:“作为一名运动员,平时就是要刻苦训练,比赛时努力拼搏,争取登上领奖台,为祖国增光。”
谈起中国跳水队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时,周继红说:“中国跳水队历来有一个传统,那就是能吃苦、肯奉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钟少珍、梁伯熙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老运动员,就是刻苦训练的榜样,后来他们虽然陆续走上教练岗位,但他们那种能吃苦,肯奉献的精神却被后来的运动员继承下来,成为了传统。”
为了保持这一优良传统,队里常常利用到各地比赛的休息日,组织队员参观具有革命传统意义的纪念馆,而请老一辈运动员讲课,开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搞军训活动等,更成为中国跳水队冬训阶段的保留节目。“中国跳水队里有一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教练员,他们为中国跳水取得的各种成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年轻运动员以他们为榜样,在生活和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周领队说。
在采访中,周继红反复强调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她说:“举国体制是中国跳水运动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过去国家跳水队的陆上训练场地就是篮球馆的一个角落,连一些省队的条件都不如。现在国家队有了现代化的训练场馆,各种设施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跳水队有我们这样好的训练条件。此外,队里还有专门负责医疗、伙食、服务等细节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尽职尽责,为队员专心训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免除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周继红表示,跳水队的一切成绩,都来自国家的关怀,人民的支持和队内的良好氛围,至于中国跳水队在以往6届奥运会上共夺得20枚金牌的骄人战绩,她却看得很淡。她说:“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中,而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把准备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做好!”
黄玉斌:每天都要让运动员知道,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增光,要升旗奏歌
同样的1984年,同样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同样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为我们记载了同样的神话和荣誉。
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一举夺得五枚金牌,令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至今回想起来仍兴奋不已。而一人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3枚金牌的中国选手李宁,更是被世人赠予了“体操王子”的美称。从那以后,每届奥运会,体操队都有金牌进账,到今天已经收获了13枚奥运金牌。
记者走进现代化的体操训练馆时,首先看到的是滚屏上那两行醒目的大字:“一切为了2008!”“今天,你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了吗?”找到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他正在忙着与工作人员谈训练的事,与记者见到周继红领队时的情形一样。黄玉斌教练说,只能趁运动员即将到馆训练前的几分钟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运动员来了就要开始训练,不能受影响。
黄教练首先谈到的是中国体操队曾经历过的低谷:“对于外界送给我们‘梦之队’的称号,我们自己并不敢接受,‘梦之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国体操队有过失误和教训,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认真分析失利的原因后,对08年奥运会更有帮助。”他坚定地说。
从事体操运动需要从儿时就开始训练,很苦很累。刚进入国家队的运动员,大多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黄教练说,年纪那么小就远离父母,来到国家队的大家庭中过集体生活,接受近于严酷的训练,使得中国体操队的运动员们从小就养成了极强的独立能力和吃苦精神。而体操队的教练员们更是既做老师又做父母,不但要在训练方面给予小运动员们指导和帮助,更要在生活等方面对他们精心照顾。
中国体操队非常重视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黄玉斌说:“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这方面的教育不仅要做,而且要天天做。”他指着训练馆墙上的五星红旗和世界冠军榜说:“我们的国旗、光荣榜,就是要让运动员每天一进来就看到。要让他们知道,我在为谁而练,我练的目的就是为祖国增光,升旗奏歌。”
黄教练认为,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国家培养一个运动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枚金牌的背后,凝结的是国家、人民的支持和厚望,凝结的是教练员、后勤人员等很多人的血汗。运动员们在这样的优越条件和强大支持下刻苦训练,挑战自身的极限,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更是为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