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风光带景区
秦
钟山毓秀风景
紫金山就是钟山,是南京的著名风景区,也是南京名胜古迹比较集中的地方。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等风景名胜便坐落于此。其中以中山陵最为庄严肃穆、气势雄伟,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奉安于此。陵墓入口处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沿着林荫道进入陵园广场,还未攀登便可一览中山伟陵坐北朝南,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拾阶而上,那依山而建、顺势而筑的陵寝,天蓝色的琉璃瓦顶,与空中的蓝天白云、周围的青山绿树和谐地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中山陵建成后在其周围又陆续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物,如音乐台、流徽榭、永慕庐等。
南京明孝陵作为世遗“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审议列入世遗名录,填补了中国四大古都中唯有南京没有世遗的空白,让南京有了真正世界级的品牌。明孝陵及其功臣陪葬墓“申遗”成功,带动了明孝陵及周边地区旅游。精美绝伦、庞大的陵墓神道石刻、恢弘的陵寝建筑、巨大的宝城宝顶,这一切都让人们对一代帝王朱元璋的威严叹为观止。
中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南京市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城市文化品牌和迎接名城会的扛鼎之作。南京市政府投资约4.9亿元,全面完成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拆迁任务,续建“一环两片”二期工程和“三园”(博爱园、天地科学园、民俗民风园)建设,把中山陵园风景区建成生态之园、文化之园、旅游之园。
气象恢弘的明城墙风景带
600多年前,明城墙只是一道冰冷的军事防御体系,为我国古代军事重要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虽经风雨剥蚀,仍然安然无恙地被保留下来。今天,33.676公里长的“世界第一城垣”已经成为集旅游、休闲、绿化、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于一身的南京城市名片。明城墙的本体价值已从“实用”型转入“文化”型,由此带动了南京人文精神的复苏,成为山水城林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骨架。
以明城墙为主体,环城墙风光带连接起众多公园、广场,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等。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阅江楼挺拔峻秀,傲然屹立于扬子江畔,登楼远眺可尽观“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浩渺。这些环绕南京老城的“翡翠项链”正成为南京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景区。
独领风骚的民国文化圈
1912年1月1日,随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时,南京民国的文化也由此拉开绚烂的篇章。从沪宁高速由中山门进入南京后,首先看到的是南京的城标――巨型辟邪,穿过中山门,沿中山东路而下,原中央博物院旧址、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室旧址等优秀民国建筑一一展现,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南京图书馆新馆前向北转,就来到了充满浓郁民国气息的长江路。梅园新村、总统府、美术馆、人民大会堂……近现代历史上众多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都曾在这里发生。以总统府为依托的一系列建筑群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洋建筑的混合体,对于研究民国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保存下来的民国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据房产部门的最新统计,目前南京市保存下来的民国建筑有1000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200多处,占地面积有900多万平方米,无论是从数量上说,还是从现存面积上来讲,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古老的南京跨越历史的长河,走过千年的风雨,更显生机勃勃、雄姿英发。今日南京依山建城,城中植林,林中流泉,古雅悠远,势倾东南半壁。正如中山先生寄望的那样,今天的南京正以它博大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博爱精神在建设在发展,更以它浓烈的人文气息、厚重的历史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