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以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增强科技、财力、体制、基础设施支撑,加大支农力度,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壮大优势农业、突出畜牧业、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青岛市大力发展粮食、无公害蔬菜、果茶和花卉等优势产业建设,目前100万亩粮食示范区已完成投资10980万元,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市畜牧产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3%,肉蛋奶总产量93万吨,同比增长6%;突出抓好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大做观光农业文章,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如今年崂山区樱桃节收入达1010多万元,拉动相关经济增收3300余万元,参节农户7000余户,户均收入3500元。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围绕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实力。今年上半年,组织实施科研项目80项,推动良种繁育技术、生态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目前青岛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肉鸡、蛋鸡、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行重大农业技术发布制度,今年已推介20项重大农业技术和70个优良品种,并组织500名中高级农技人员,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建设了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青岛市农业科技大厦,为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教育培训提供农业科研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借鉴工业理念和管理手段,完善联结机制,拓展产业链条,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青岛市目前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072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30家,形成了覆盖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体系,农产品加工能力达570万吨,加工率达42%;全市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59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26处,部级定点市场6处;青岛市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发展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5000万元以上(生产规模1000亩以上)的种植业基地35个,国家级畜产品生产基地7个,水产品生产基地29个。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青岛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为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青岛市先后制定了4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定、103项名特优农产品地方标准和9种农作物的GAP;目前全市建设有1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7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3个产品通过A级绿色食品认证,33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围绕名特优农产品,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目前品牌经济已占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40%以上,共注册农产品品牌128个,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达10.1亿元,同比增长18.9%。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青岛市今年用于土地治理资金约1亿元,治理面积达19.92万亩,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40万亩;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今年青岛市投入500万元,选择6个镇,总面积15万亩,开展“白色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力争试点地区残膜回收率达到65%以上;建立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企业的“3+1”式秸秆收获产业链,大力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水平,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达380万吨,占总量的65%以上。